三十三载春秋,他扎根于巴渝沃土,以三寸银针为笔,以一片仁心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大医精诚”的滚烫答卷。他,就是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第十一党支部书记、针灸康复科主任潘先明。近日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公布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名单,潘先明凭借自己的精湛医术和大爱仁心光荣上榜,获评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
仁心滚烫暖三江
“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这短短十八个字,是许多医生时刻铭记的人生格言,也是潘先明三十三年如一日的行动坐标。
2023年的一个清晨,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一位中年男子蜷缩在地,脸色煞白,冷汗淋漓。潘先明见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俯下身,将这位比自己还沉重的陌生人稳稳背起,一路小跑送往治疗室。
在治疗室里,潘先明既迅速又仔细地为患者做了检查,立马确认患者是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看着患者痛苦的神色,潘先明片刻也不敢耽误,当即为患者施针治疗。经过他的“三寸银针”,患者的疼痛立刻得到缓解,但潘先明建议患者仍需进一步住院接受更系统的中医治疗。
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潘先明为患者制定“1+1”个性化康复方案,更将温暖的抚慰视为心灵的良药。空闲时,潘先明总会去看望这位患者,为其细致地讲解病情进展,鼓励他继续积极配合治疗。察觉到患者因疼痛和焦虑而情绪低落时,他又化身耐心的倾听者,用温和的话语疏解其心中的焦虑与恐惧。这份超越医术的关怀,如暖流般浸润着患者的心田。十余天后,患者康复出院,他紧紧攥着潘先明的手,哽咽着不停说“谢谢”。
潘先明的医者仁心,不仅在医院里,更在医院之外的巴渝山山水水……他把沉重的药箱背到村口院坝、田间地头,让乡亲们在自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一次下乡义诊,一位头疼二十余年的阿姨经他现场推拿与针灸,顷刻间轻松,老人激动地表示,几十年,头一回这么松快!
潘先明年均深入医联体单位十余次,对口帮扶传技术、做培训,担任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长,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背起药箱,他丈量的是山路,更是医心为民的赤诚。
妙手岐黄解沉疴
在潘先明的诊室里,高悬着一块“国术济国人 神奇潘一针”的匾额。这块匾额是一位李姓患者送给他的。潘先明告诉记者:“这位李先生患有面瘫,一直没能得到缓解,有一天来到我的诊室寻求帮助,我检查了他的情况后,帮他进行了针灸治疗。经过几个疗程,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他非常高兴,就为我送来了这块匾。”
在这块匾额的鞭策和鼓励下,潘先明妙手岐黄为无数患者驱散阴霾、书写了更多康复“奇迹”——
一位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十余年的患者,经过潘先明七次手法治疗症状全消,患者泪洒当场,表示:“潘主任,是您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一位肱骨外上髁炎的阿姨,右手疼到端不起水杯,潘先明通过“弹压式手法”,让患者疼痛尽散、化痛为笑。
传统医术博大精深,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潘先明将传统针灸、针刀、手法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他日均接诊近50人次,牵头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3部。作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他身兼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等10余个相关学术组织的委员、副主委,让中医这门古老的东方智慧在当代疼痛医学领域绽放出新的光芒。
针灸康复科从2011年仅有18张病床的“小科室”,到成为如今拥有110张床位、近5000平方米现代化病区的区域中医康复治疗翘楚之一;从成功创建重庆市首批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到作为“唐氏肿痛膏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推动“唐氏肿痛膏制作技艺”成功获评合川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到2024年获评重庆市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唐氏肿痛膏(方药类)项目成功入选重庆市首批“中医药良方妙计”项目……一批批硕果、一份份荣誉、一步步脚印,这一路的成长,无不倾注着潘先明的心血、沉淀、仁心。如今,他正携手重庆中医药学院,致力于将唐氏肿痛膏研发为院内制剂,让非遗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
作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第十一党支部书记,潘先明更是以“一岗双责”让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为党支部成员讲党课、带领党支部成员开展各类义诊活动……
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重庆市基层名中医、第二批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四批重庆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重庆市优秀医师等多重身份的他,还带领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第十一党支部获区卫生健康委“先进基层党支部”,如今,潘先明又成功获评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这枚闪烁的奖章,更是党徽与“三寸银针”交相辉映的光芒。
银针三寸,丈量的是三江大地的绵延路途;仁心一颗,温暖的是千家万户的烟火人间。潘先明,这位扎根基层一线的“合川医者”是一个个新时代医者的缩影,他们孜孜不倦、笃行不怠,在新征程上,医德双馨铸医魂,仁心仁术解患忧,为卫生健康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贡献的医者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珍惜。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鲁文琳
责 编:徐丽华 曹国会
记 者:王 灿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