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记者 周云 通讯员 陈钰洁 余慧敏 文/图)9月10日,钓鱼城街道机关办公楼、钓鱼城街道思居村村委会办公楼顶无人机机场内,两台搭载违建识别、烟火侦查、江河巡护等20余类智能识别算法的无人机升空,开始超15小时的全自动“鹰眼”巡航任务。高清摄像头与AI实时分析技术,通过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大屏,街道辖区动态实况尽收眼底,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减负增效
近年来,钓鱼城街道在基层减负增效上不断探索升级。以露天焚烧管控为例,经历了从“人力眼力”到“单兵设备”,再到“无人机场”的迭代,完成了从1.0阶段到3.0阶段的升级。
1.0阶段依赖多支线下巡逻执法小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率低。2.0阶段引入小型手持无人机,效率提升但仍需专业飞手。如今3.0阶段,与中国电信、重庆比特数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部署两台搭载有Matrice 4TD高性能无人机的大疆机场3,引入“自动巡飞+多场景AI识别+全角度超清拍摄”的低空感知预警平台。通过“定时巡航+边飞边算”模式,实现全天候、全区域、全场景一体化管控,实现全自动化运行,有效降低人力依赖与运营成本,AI识别算法让露天焚烧等违法违规行为识别精准度和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此外,该街道各业务科室结合自身监管需求,科学规划专属巡航路线,形成“专线巡查+综合巡检”模式。已设置林火侦查、危岩观测等12条常态化巡飞路线,飞行时段依据事件发生特点科学排班,覆盖全天候作业窗口。自今年8月13日启动该街道及思居村无人机机场以来,无人机累计飞行超500趟次,总巡航里程突破4200公里。
算法集成,AI识别精准高效
在无人机高空视角覆盖下,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依托高清建模引擎、历史影像比对、自主复盘学习等先进技术的算法集群,能快速锁定与精准识别目标,识别结果形成事件工单,实时推送至预警处置平台,实现“边飞行、边运算、边推送”的高效模式。
在危房识别专线中,无人机依托“热成像裂缝检测+三维建模算法”技术,已精准筛查危房隐患5处,建设岗工作人员12小时内完成核查取证,针对1处隐患较大房屋,工作人员快速转移安置相关群众,目前,危房排查效率提升150%,危房识别覆盖率达95%。
江河巡护专线中,防溺水算法单日实现河道全覆盖自动巡航,巡河效能提升3倍,累计识别野泳46起,通过机载喊话器成功劝阻、劝离未成年人50余人次,发现河道堆积物2处,1小时内响应处置。
环保检测专线中,排污识别算法捕捉1起隐蔽养殖粪污违规偷排事件,生态环境岗工作人员1小时内到场处置,3小时内完成整改。截至目前,无人机发现并识别各类违法行为超150起,涵盖多个场景。
平台整合,打破壁垒以数提效
过去,网格员工作繁复、效率受限。如今,在“141”基层智治体系大框架下,钓鱼城街道整合无人机智能飞控平台功能,打造“鱼城鹰眼”大综合一体化智能管控场景。基层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应用端口,即可实时调阅巡飞画面与识别结果,远程感知与预警风险隐患,实现“在线发现问题——精准定位现场——快速响应处置——限时闭环办结”,减轻工作负担,提升治理效能。同时,通过打通基层智治平台和无人机飞控平台,实现事件智能分拨、协同办理和催办督办,实现事件办理资源整街调度、进度一屏掌控,提升城市运行风险感知与协同处置“一网统管”效能。
钓鱼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数字重庆建设纵深推进,该街道将深化打造“鱼城鹰眼”大综合一体化智能管控综合场景,拓展“无人机+AI算法”在多种紧急场景的应用,提升其在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大型商圈等复杂城市场景中的事件识别精度,构建“城乡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系统性重塑“机器代人、数据跑路”的智慧治理新范式,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朱荣欣
责 编:徐丽华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