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调解化干戈 群众感激赠锦旗

2025-09-12 09:57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记者 袁询 通讯员 青龙)近日,区司法局钓鱼城司法所收到群众刘某送来的一面印有“法律援助暖人心 司法调解见真情”的锦旗,锦旗上真挚的话语体现了当事人的感激与认可。

“这件事拖了大半年,终于解决了,太感谢你们了!”刘某激动地说。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场历时数月、关乎生命尊严与家庭温情的矛盾纠纷化解过程,充分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量。

2024年11月,刘某的妻子张某(某人力公司派遣至某食品公司的员工)在下班后于宿舍突发疾病昏迷,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刘某因过度悲痛引发疾病,直至今年5月出院后,才得以处理妻子的后事。他认为,妻子是在工作期间发病,延迟返回宿舍后病情加重导致昏迷,应属工伤,但多次与企业协商赔偿均未达成一致。

刘某请求法律援助律师代为申请工伤认定,由于事发时间较久,缺乏相关证据证明其在上班期间发病,劳动部门明确表示无法认定为工伤。刘某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向区司法局钓鱼城司法所求助。

接到案件后,钓鱼城司法所第一时间联系了涉事食品公司及劳务派遣公司。食品公司以“属于劳务派遣关系”为由推卸自身责任;劳务公司虽承认未购买社保,但表示已投保雇主责任险,并称“若被认定为工伤,愿意赔付,否则仅愿补偿1至2万元”。双方诉求差距较大:企业一方态度坚决,而刘某则坚持要求10万元赔偿,调解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钓鱼城司法所于今年8月初组织双方及刘某代理律师开展调解,明确指出:即使不能认定为工伤,企业也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规定,按非因工死亡标准给予补偿。通过面对面释法、背对背沟通等策略,经多次协商,钓鱼城司法所最终帮助双方达成协议:企业支付5万元补偿款,家属撤回工伤认定申请。补偿款一周后到位。至此,这场历时9个月的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刘某送来锦旗时感慨地说:“没有钓鱼城司法所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据悉,今年钓鱼城司法所已成功调解电梯安装、土地流转等重大矛盾纠纷20余起,有效化解了基层社会风险。该司法所负责人表示:“群众事无小事,我们将继续坚持法理情相结合,为辖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朱荣欣
责  编:徐丽华

编辑:徐丽华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