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粱”链动大产业!合川钱塘红高粱串起三产融合新“钱”景

2025-08-28 10:40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高粱高,高粱红,高粱熟了红满天。”秋风拂过,合川区钱塘镇的高粱地里,一行行穗红秆翠的高粱迎风而立,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映红了田间地头,带来了乡村收获的喜悦。

 

 

从播种时的智能农机驰骋,到收割时的订单农业保障,再到酿酒与深加工的多元增值……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条以红高粱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正不断延伸、壮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旅游的“金色引擎”。

GetAttachment (16)
▲收好的高粱被装进运输车 刘鑫宇 摄

 

订单农业:绘就“希望田野”新画卷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bkZKFwB7pYVp
▲机械化播撒高粱种子 刘亚春 摄

春耕时节,智能播种施肥一体机在田间有序驰骋,种子与肥料精准播撒;生长期,多光谱无人机巡田管理,“科技防护衣”让病虫害无处遁形;秋收时,多台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一气完成收割、脱粒……在钱塘镇红高粱种植基地,科技贯穿从种到收的全过程,让农业生产变得高效而有序。

“我们的高粱还没播种,就早已被酒企‘锁定’了。”重庆钱满塘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钱满塘公司)负责人张帮培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种植的5000亩高粱产量达900吨,产值约600万元。“订单种植让我们心里有底,更有信心!”

GetAttachment (11)
▲收割机正在加紧收割高粱 刘鑫宇 摄

以订单农业为核心,钱满塘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引进良种、专家驻村指导等方式,推动高粱种植从“零散粗放”走向“规模集约”。村民不仅可获得土地租金,还能进入基地务工,真正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5亩地流转费4000元,加上在基地务工年收入差不多有2万元,日子比以前踏实多啦!”大柱村村民夏崇辉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

“粮未收,钱已定”。从“望天吃饭”到“订单种植”,背后是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衔接。钱满塘公司与川渝多家酿酒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推行“定制化种植”,不仅稳定了销路,更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让“丰收”真正转化为“增收”。

GetAttachment (8)
▲收割机正在加紧收割高粱 陈诚 摄

 

全链布局:赋能“产业增值”新飞跃

 

高粱的价值,远不止于原粮。

钱塘镇立足“本地种、本地酿、本地加工”,不断延伸“种植—收割—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动红高粱从田间走向餐桌、从初级农产品跃升为精美商品,实现“接二连三”的增值飞跃。

10P9L3mq0oyw
▲工人正在酿高粱酒

在钱塘镇钱金酒厂,酒香氤氲中,负责人王治玲轻提酒勺,殷红透亮的高粱酒缓缓流入壶中。“我们选用与茅台、郎酒同品种的红缨子高粱,坚持采用传统酿造工艺,无任何添加。”她自豪地介绍,“我们的酒馥郁醇厚,曾荣获多项酒类质量测评金奖,各项指标均达国标。”

除了原酒销售,酒厂还推出“高粱订购+代加工”服务,出酒率稳定在54%左右,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专程前来定制。

GetAttachment
▲高粱米
GetAttachment (3)
▲高粱饴

高粱的蜕变还不止于酒。钱满塘公司陆续开发出高粱米、高粱饴、高粱面等16款特色产品,整合打造“钱塘礼好”区域品牌,极大丰富了市场选择,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一粒粒普通的高粱,在经过清洗、脱壳、深加工和多道工序后,转化为餐桌上的美食、伴手礼中的优选,“身价”大幅提升。

GetAttachment (2)
▲高粱手工饼
GetAttachment (1)
▲高粱面

从“卖原粮”到“卖产品”“卖服务”,钱塘镇通过补链、强链、延链,真正把红高粱的价值用到极致,走出了一条以农产品深加工驱动产业增效的广阔道路。

 

文旅融合:乐享“诗和乡野”新体验
 

产业,亦可成景;丰收,亦能共庆。

GetAttachment (17)
▲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  刘鑫宇  摄

每年夏秋之交,钱塘镇千亩高粱渐红,与灿烂阳光交相辉映,如霞似火,引来无数游客驻足。

当高粱红透邂逅七夕佳节,这片土地便成了浪漫胜地。众多情侣专程驱车前往,在高粱丛中拍摄写真,记录爱情的美好。来自四川武胜的杨先生与妻子手挽手走在田埂上,笑着说:“希望我们的感情像红高粱一样,越来越红火。”

ng5ovSq2cPVT
▲游客在高粱地里打卡拍照  刘冰凌 摄

高粱引来了游客,文旅经济应运而生。当地因势利导,于2023、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红高粱小龙虾音乐啤酒节”,以高粱红、龙虾红、食美、景美“双红双美”为主题,融合音乐、美食、非遗与乡村体验,打造出一张极具地方辨识度的文旅名片。

以“粱”为媒、借“红”生金。钱塘镇整合文艺展演、电商推广、美食展销等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产值”。2024年,全镇红高粱种植面积6000亩,产量达1800吨,高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0万元,带动就业260余人,群众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LHhqCZwbyjC7
▲2024年合川(钱塘)红高粱小龙虾音乐啤酒节现场  刘亚春 摄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从“传统农耕”到“科技赋能”,从“高粱美景”到“文旅生金”,钱塘镇充分挖掘用好高粱“资源”,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图景,正在这片大地上徐徐延展开来。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蔡沁宏

责 编:曹国会;视频制作:何向冬

记 者:刘鑫宇 陈诚 唐杰(图片除署名外由钱塘镇提供)

编辑:徐丽华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