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顺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记者来到位于三庙镇青庙村4社的重庆研粟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新增的一处现代化生猪育肥场,该公司即将投产2400头仔猪,预计出栏量将达到4900头。

“场房建在山坡上,是因为远离人烟,通风效果也好,有利于生猪防疫。”该公司负责人孙小华从事生猪养殖多年,对卫生防疫工作格外看重,不仅精心选址,还特意修建冻库,搭建专用通道进行病猪无害化处理,尽可能避免与健康猪群接触,最大程度降低疫病风险。
为推进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建厂,孙小华利用互联网学习新技术,积极引入自动化设备,摒弃传统吊灯,改装环保灯带,既安全又节能;安装饮水限位控制器,设置自动加药器,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实现饮水给药;利用料塔实现自动化投料,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

“我们还安装了固液分离机,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孙小华补充道,粪水可为村里一千多亩花椒、高粱施肥,粪渣则供应自己的蔬菜基地,真正实现绿色环保。据他介绍,种养结合的模式还为附近2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家门口的稳定增收。
不断新增的生猪育肥场是我区大力推进生猪养殖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大生猪规模化养殖力度,2024年末全区生猪存栏66.59万头,全年生猪出栏110.93万头,连续十年位居重庆第一。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公司+养殖场合作代养殖模式,增强政策引导,强化龙头带动,提高生猪产能规模,落实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补等举措,力争生猪出栏量继续稳居全市第一。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蔡沁宏
责 编:徐丽华 曹国会
记 者:陈钰铃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