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洪峰”来势汹汹,重庆合川“智慧防汛”护安澜!

2025-09-22 17:18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日前,受渠江、涪江及嘉陵江上游持续强降雨影响,流域来水量急剧增加,形成今年以来嘉陵江最大洪峰。洪峰于9月20日顺利通过重庆合川中心城区,洪峰过境时草街航电枢纽坝前水位202.67米——这一关键数据背后,是以数字孪生系统为核心的数智防汛体系在实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922115149_268_5_副本.jpg
▲9月20日,今年以来嘉陵江最大洪峰顺利通过重庆合川中心城区

在草街航电枢纽中控室内,合川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徐小茼正与技术员们紧盯着大屏幕,屏幕上实时呈现着中心城区流域的水位变化、水流轨迹,通过三维动画推演着调度场景。她说:“从模拟结果看,若不提前腾库,合川城区将面临严重的淹浸风险。”这份精准预判,源于草街航电枢纽今年新投用的数字孪生系统。

微信图片_20250922115148_267_5_副本.jpg

洪水经由泄洪闸倾泻而下.JPG
▲9月20日,洪水经由泄洪闸倾泻而下

该系统并非单一监测工具,而是集“监、预、溯、演”于一体的智能平台。它通过实时抓取流域水情数据实现动态监控,可回溯历年典型洪水过程建立数据模型,更能结合气象部门72小时预报数据,推演不同调度策略下的水位变化与淹没范围。同时,系统还能以三维动态形式,同步展示淹没区域细节与枢纽设备运行状态,为调度方案制定提供直观参考。

草航枢纽中控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数字孪生系统_副本.jpg
▲合川草航航电枢纽中控室内,工作人员使用数字孪生系统推演防汛调度相关工作

洪峰过境当天,记者在枢纽坝顶看到17道泄洪闸开启,汹涌的水流以每秒17900立方米的流量奔涌而下,形成壮观的泄洪瀑布。“模拟系统投用后,每次洪水来临前,我们都能依据预报水情数据模拟洪水涨跌过程,快速制定精准调度方案。”草街航电枢纽运行部技术员夏松指着屏幕上的推演曲线介绍。以前靠经验判断洪水趋势,调度方案往往要反复调整,现在有了模拟系统,提前就能算“洪水账”。

工作人员正在研判汛情2_副本.jpg
▲工作人员研判汛情

徐小茼进一步补充,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为合川防汛决策提供了更科学、精准的支撑。针对此次汛情,工作人员提前5天启动草街航电枢纽调度,同时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协调嘉陵江上游四川亭子口水库开展拦洪错峰,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嘉陵江边设置的自动水位站.JPG
▲合川嘉陵江边设置的自动水位站

据统计,该系统在2024年汛期已初步显威,而在本次洪峰应对中,其“四预”联动优势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覆盖全区139座水库的智慧水库管理系统也已投入运行,通过雨水工情实时监测、视频智能分析、预警事件自动上报等功能,大幅提升了水库非现场监管能力,构建起“城区—流域—水库”全域覆盖的智慧防汛网络。

鸭嘴码头设置的防汛前沿指挥部_副本.jpg
▲合川鸭嘴码头设置的防汛前沿指挥部

草街航电枢纽的数字孪生系统,只是合川智慧防汛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川区以数字赋能防汛工作,整合气象、水文、应急等多部门资源,在城区8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各类感知设备400余台,构建起与实体流域精准匹配的“数字分身”。这套智慧防汛系统深度融合“预警、预报、预演、预案”四大功能模块,实现了洪水从形成到消退的全流程数字化模拟,为防汛指挥提供可视化、精准化支撑。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从“经验调度”到“数据驱动”,合川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的数智防汛体系,正成为应对极端天气的 “安全屏障”,也为城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提供了更便捷的“数字方案”。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曹国会

责 编:罗孝琴 徐丽华

记 者:陈诚 张浩苁 刘蓥

编辑:徐丽华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