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合川实践”系列报道(六)
打造城市安全“智慧盾”
8月21日,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工作人员,前往钓鱼城街道,开展应急通信设备选址考察与使用培训。“通过培训,我们更熟悉新设备操作规范,未来能更快响应、高效行动。”参训人员表示。
此次培训,是区应急管理局通过加强数字化应用,提升智慧防灾减灾效能,从而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行动的缩影。近年来,区应急管理局将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找准“发力点”,抓好“切入点”,构建起多跨协同、全局联动的数字化应用建设工作体系。
为强化智能预警,织密风险感知“一张网”,区应急管理局加强应急动员板块建设,推出“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打造洪涝灾害应对子场景、森林火灾应对子场景、地质灾害应对子场景,归集市级部门、区级部门、跨省毗邻地区4类监测数据、1944个减灾资源、7281个视频感知资源,在灾害事故应对中,可及时与涉灾部门互通重要信息和应急资源,形成处置整体合力。
“大家要快速响应,及时转移群众,应对好此次暴雨天气。”8月10日,我区遭遇特大暴雨天气。为守护好群众安全,各职能部门在指挥调度下第一时间闻“汛”而动,高效协同。水利部门抽查水库、山坪塘责任人80人次,确保巡查到位;城管部门出动598人次,清掏雨水箅子126处,处置倒伏树木18株;住建部门排查城区易涝点3处,前置人员3名,快速处置了东津坨路口短时积水;交通部门巡查公路2516公里,及时抢通G351线垮塌路段……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得益于区应急管理局以数字应用为抓手,全面融入三级治理智治体系,建立起“一图、一卡、一清单”智能预案,规范指挥调度全流程业务,实现了从风险研判到处置方案“一键智达”。
在提升应急救援成效方面,区应急管理局强化立体指挥,打造高效型应急救援指挥中枢,构建“区—镇街—村社—现场”四级“卫星+370MHz+自组网”立体通信矩阵,实现全域态势感知无缝覆盖。在灾后助困方面,依托“自然灾害救助”系统,设计“灾情统计管理、救助申报审核、款物管理调度、绩效监督评价”4个场景,推动构建多维数智灾情统计核查体系,建立灾后助困精准帮扶、免申即享机制等多项改革举措,为受灾群众重启安稳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朱荣欣
责 编:徐丽华 曹国会
记 者:陈钰铃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