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大雨倾盆,水势骤涨,浑浊的激流冲过五星桥的五孔桥洞,自火烧滩奔腾而来,由陡崖处向峡谷“砸”去,如巨龙咆哮,气势磅礴。
五星桥,横跨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双门村和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三河村,风雨不动安如山,默默守护两岸群众已近两个世纪。
以桥中点为界,桥南属重庆市管辖,桥北由四川省管辖,五星桥又被称为“川渝界桥”。它既是两岸群众出行的交通要道,又是往来商贸之地,见证着川渝两地的深情厚谊。
守古桥 护好川渝“掌上明珠”
距今约两百年前,流经五星桥的华蓥河(重庆境内现称代峨溪)常发大水,尤其是夏秋季节,水深滩险,两岸群众若要通行必须绕行几里路,十分不便。于是当地上千人捐资、捐物,于清道光七年始建石桥。阳光照射下,河面波光粼粼,透过五孔石拱宛若闪亮的星星,故名五星桥。
据《华蓥市志》《合川县志》记载,五星桥为南北走向的五孔石桥,每孔净跨度达8.8米,桥墩宽3米,桥长(含桥引)68米,宽6米,高5米,桥面近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桥上是硬山式穿斗木结构廊坊建筑。
五星桥曾是合川区双槐、香龙、龙市等乡镇通向华蓥市的交通要道。从20世纪50年代起,便有人开始在桥上建房,并开设小卖部、饭馆等,渐渐地,房下有桥,桥上有房,房中有道,商贸热闹,形成了别致的“桥上街市”,也成了两地群众谈天论地、联络感情的场所。
桥头的几块石碑虽无声,却凸显了五星桥的重要性。根据石碑记录,1983年被华云工农区命名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命名为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川渝两地少见的共属共管不可移动文物,五星桥成了川渝共护的“掌上明珠”。
张勇是双门村9组村民,其父多年前在五星桥上开了一家裁缝铺,并成为护桥人。张勇在五星桥上出生,结婚时20余桌婚宴也是在桥上摆的,可以说,五星桥是张勇人生大事的见证者。
斗转星移,年华轮转,五星桥渐渐“老去”,早已不堪重负,其桥面廊坊屋顶瓦片破损,部分木质檩条长期暴露在外出现龟裂、变形等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人大代表和群众的奔走下,2013年,华蓥市和合川区文物部门共同实施了五星廊桥维修保护工程,将住户、商户迁出,拆掉桥上加建房屋,按照原工艺恢复五星桥原貌。合川区政府每年拨付7000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桥梁修缮及维护事项。
如今,张勇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新一代护桥人,被合川区文物管理所聘为“五星桥文物义务保护员”,负责五星桥文物区域保洁和安全工作,包括巡河巡桥,遇险情、有文物破损等情况及时报告处理。
建新桥 回应万千群众期盼
火烧滩断崖对面,双门村村民李斯碧经营着几口鱼塘。考虑到运输距离、市场人流、多年习惯等,李斯碧家经常把鱼放进竹篓,人工挑着经五星桥到庆华镇售卖。人工挑鱼,运输量有限,而且桥头道路较陡,很容易摔跤,李斯碧及家人每次去卖鱼都提心吊胆。
如今,五星桥依然是两岸群众出行的重要通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五星桥已无法满足群众交通出行、互联互通的需求,群众对建设车行桥的呼声更加迫切。
2024年4月26日,为研究五星桥保护问题,相关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建议在庆华、双槐交界的华蓥河规划建设一座新桥,进一步便捷两地人民群众的出行。”视察活动后的座谈会上,带着群众的强烈诉求和期许,双槐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吴畏提出这一建议。此建议得到了合川区、华蓥市各级各方的重视和支持。一年多来,合川区、华蓥市人大推动两地规划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设计公司等单位人员组成推进小组,就新桥资金来源、规划建设方案、具体选址进行多次会商、调研。
新桥修在哪个地方?两地多部门进行数次讨论和调研,陆续提出多个方案。一是建在火烧滩上,不占用耕地,拟需资金500万元,因跨度大,需立桥墩,会破坏与五星桥相得益彰的火烧滩自然景观;二是建在五星桥东面300米远处,工程量大,拟需资金1500万元;三是建在五星桥东面100米处,上游行洪对桥或有影响,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这些方案均被否定。
2025年4月30日,在合川区、华蓥市人大的监督推动下,两地交通部门,双槐镇、庆槐镇等单位负责人在五星桥现场办公,就新桥建设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确定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车行桥,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拆迁范围、文物保护要求、工程造价等因素,新桥选址在五星桥东面约120米处。新桥建成后,将提质改造双门村至新桥往来衔接道路,并拆除五星桥桥面的水泥坡道,减轻桥体承重压力,进一步保护文物。
“目前,该桥暂定名‘连心桥’,设计方案已报送华蓥市发展改革委立项,待审核通过后,将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吴畏介绍道,现在开汽车从双槐镇去庆华镇,要么走高速,要么从合川区小沔镇或香龙镇绕道,大约需要30分钟至40分钟,新桥建成后,两地通行时间预计将缩短至10分钟左右,惠及两镇数万人。
“新桥什么时候建?”“听说快动工了。”“要是看到挖掘机开始挖,就是开工了!”“桥修通了,以后卖菜卖粮就方便了……”五星桥上,风雨连廊下,几条长板凳随意摆开,庆华镇宝马坎村村民徐天强、张开贵,双槐镇双门村村民杨长容等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新桥有关进展,言语中满是期待。
“希望新桥早点修好,以后就可以用车拉鱼去庆华卖了,方便又省力。”李斯碧说。
架“心桥” 合作共建的双向奔赴
以桥为媒,川渝合作不断深化。
因为地域限制和行政层级区别,以前涉及双槐镇、庆华镇的共同事务、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双方常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2024年11月5日,合川区双槐镇人民政府、华蓥市庆华镇人民政府签订关于加强深度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在党建、经济、平安、民生、交通等八大领域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如此广泛的合作领域,如何落地落实,造福群众?
今年6月,《合川区人大代表之家(站、点)迭代完善三年(2025—2027)行动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因地制宜迭代完善代表家站点,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在基层、落实在基层”的主阵地。按照“党委领导、人大助力,部门参与、村(社)互动,共同发展、群众受益”原则,双槐镇携手庆华镇打造“桥见槐庆”基层民主品牌,将发挥代表作用有效嵌入基层治理体系。
7月14日,双槐镇携手庆华镇开展“桥见槐庆——安全健康伴我行”文明实践活动,为两地群众免费检测血糖、血压,集中宣传反诈防骗等知识,同时,相关人大代表现场听民声、察民情、问民需。截至目前,依托“桥见槐庆”基层民主品牌,两镇已合作举办“善约万家”“惠及万家”等主题活动10余场次,开展送医、送法、送教、送理论等服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我们主要是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把两镇要合作的工作内容,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融入进来,实现双向奔赴、为民服务。”吴畏说。
“庆华镇将在履行上游职责、加强环境保护,提供就业服务、推动群众务工,开展交流活动、加强文化共建等方面,与双槐镇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庆华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黄小周表示。
据悉,两镇已联合打造“槐橘庆梨”特色农产品合作品牌,开展联合巡逻、联合义诊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两个镇派出所的人经常一起治安巡逻,我们更有安全感了。”双门村村民彭兴坤说。
合作的意识、共建的机制、丰富的活动、频繁的交流……一座无形的“心桥”,在双槐镇、庆华镇干部群众心间拔节生长。
策划:杨彪 尹红梅 阳琴 王利
记者:王利 阳琴 谌永恒
海报:阳琴 蒲娅娜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曹国会
责 编:罗孝琴 徐丽华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