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前的7月20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正式开学。在这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7月19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为引领,全力打造“中国教育人必访地”,合川区委副书记秦敏、区政府副区长袁晓钦率队奔赴北京市朝阳区,拜访了97岁高龄的育才学校老校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原副编审梁培恕先生(梁漱溟先生次子),并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珍贵历史资料捐赠仪式。区教委、区陶研会参加了此次活动。
拜访慰问:情暖老校友
在梁培恕老先生温馨而雅致的家中,秦敏一行与老人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交谈中,梁老提到,父亲梁漱溟先生与陶行知先生是好友,都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1940年初,时年12岁的他,在父亲梁漱溟先生陪同下,来到了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合川举办的育才学校,经过简单的测试,进入了绘画组学习。梁老深情地回忆起1940—1941年期间在育才学校求学的那段难忘岁月。他提到,那时候条件十分艰苦,但育才学校是一座充满爱的学校。学生中有的远离父母,有的失去亲人,可在学校大家庭里,大家从不感到孤单。虽然自己在育才学校读书的时间不算长,但学校对自己的影响极为深远。一方面,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学校师生的爱国激情被充分点燃,自己的爱国情怀也正是在那时启蒙,并且伴随一生,让他始终心怀家国。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模式独具特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当时自己在五年级学习语文,在三年级学习数学。学校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在那时得到充分发挥,至今回想起来,那段学习生活都充满了乐趣。回忆当年,梁老记忆犹新:“那时候条件艰苦,但陶校长的教导让我们懂得了‘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尤其是育才学校‘小孩自己管自己’的理念让自己终身受益。”
捐赠仪式:传承历史记忆
当天,还举行了庄重的捐赠仪式。育才学校已故老校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会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编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原常务理事郭以实老先生(原名:郭富昌)的珍贵历史资料,由其子郭越、郭明二位先生在泰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共同见证。梁培恕老先生之女梁彤女士代为将这批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珍贵资料,郑重地移交给我区陶行知研究会。
这些物品意义非凡,包括郭老在育才学校求学等时期的日记手稿,字里行间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还有他收集的部分陶研文集等珍贵资料,为我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捐赠之物还包括一只看似普通却极不平凡的皮箱,它见证了百年的历史,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也传递着育才人的责任与担当。
感恩致谢:担当时代使命
秦敏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梁老先生对口述史视频录制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郭老先生之子慷慨捐赠珍贵资料的善举,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育才学校办学历程的重要见证,它们承载着学校的精神脉络和历史记忆。我们将责成相关部门,精心做好这些资料的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工作,让资料“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让更多的人从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中汲取精神力量,感受教育的温度。
秦敏、袁晓钦一行对此次行程感触颇深,他们被育才老校友的深情厚谊所打动,也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纷纷表示,传承和弘扬行知文化,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一定不会辜负育才老校友的赤诚之心与殷切期盼,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我区打造“中国教育人必访地”而不懈努力,为教育强国贡献出合川的智慧和力量!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罗孝琴
责 编:鲁文琳 徐丽华
记 者:王羚先 视频制作:肖艳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