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热议 | 打破“万元填志愿”怪圈 勿让精准导航变精准收割

2025-07-02 15:06   来源: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近期,各省市的高考成绩及录取批次分数线陆续发布,千万家庭迎来志愿填报的“二次大考”。如此关键的“人生大事”自然吸引了许多教培机构进场分羹,尽管市场上的“志愿填报”“职业规划”等服务的价格已经冲至上万元,但高价指导的背后却屡屡存在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焦虑营销等乱象。

一些机构通过数据造假、资质欺诈和焦虑营销等手段推销高价服务,将公开的录取分数线包装成“AI精准预测”的独家数据,甚至篡改往年信息制造“低分捡漏”假象;招揽无专业背景的临时工,经速成培训包装成所谓的“金牌规划师”上岗;更有机构利用指导“名额紧缺”“降分特招”等话术制造恐慌,导致家长受骗。这些乱象暴露出志愿填报服务仍处于“定价无依据、从业无门槛、服务无规范”的野蛮生长阶段,而学校提供的报考建议和职业规划等指导不能满足考生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志愿指导市场热度。

志愿填报本应是考生规划未来的起点,而非商家收割焦虑的“摇钱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关注到了高考志愿指导问题,并建议相关行政部门应该一起合力对此类服务进行规范,考生和家长也要加强警惕,理性应对渲染焦虑和欺骗的话术。教育部门或可联合高校开放权威数据平台,市监部门需严查价格欺诈与合同陷阱,对涉嫌诈骗的机构,公安部门应追究刑事责任,建立起教育、市监、公安联动的长效监管机制。

此外,并非每个考生家庭都有能力支付高价指导费。有网友说道:“教育公平不应是精致的奢侈品,而应是普惠的公共品,但是志愿填报环节是教育公平链条中最易断裂的节点。”让考生都能“不浪费每一分”去到最合适的学校,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近日,重庆多区县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就由相关部门联合辖区高校,邀请资深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筹备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讲座和咨询服务。这是社会及学校层面能为“志愿填报公平”做出的努力。

学生、家长也需要认清“高价≠高质”,通过省级考试院官网、高校招生直播等官方渠道获取信息,避免被“信息差”与“焦虑营销”绑架。高考志愿填报本该是“准大学生”们规划未来、尝试“独立行走”的关键一课,而不是成为奢侈消费。让志愿填报成为普惠性的成长服务,回归教育本质,让每个学子都能在自主选择中实现人生价值。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蔡沁宏

责 编:曹国会

评论员:张浩苁

编辑:徐丽华

更多合川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