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3月10日,重庆首单出口新加坡午餐肉罐头从合川发出,拉开“重庆产”猪肉加工品走向世界、香飘海外的序幕,也让生猪出栏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市第一的合川进入全球视野。
这十年,从散养户的院落到现代化的智慧养殖场,从疫病防控的体系健全到绿色养殖的生态循环,从单一产业的单打独斗到多元产业的集链成群,凝聚了合川生猪产业从业者的坚守与创新……这十年,合川生猪产业以稳健的步伐跨越风雨,出栏量持续领跑全市,共计达到1050.4万头,不仅为老百姓餐桌注入坚实底气,筑起民生“肉盘子”的坚实保障,也为建设农业强区写下生动注脚。
育好“良种猪”:千挑万选 赢在起点
在合川,什么样的猪才能成为优质种猪?
“我们通过基因组测序、血统溯源、性能测定等,把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抗病能力弱的种猪淘汰,可以说,每一头种猪都是育种专家‘千挑万选’的智慧结晶,每一代优化都让‘赢在起点’的愿景照进现实。”区畜牧兽医中心党总支副书记王承华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猪是畜牧业的“芯片”。自动计量投喂系统、自动控温系统、空气除臭装置、AI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走进重庆市合川区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太和猪场,一头头毛色光亮、体态健硕的种猪正享受着“科学优育”的精准呵护。
该猪场是德康集团携手阿里云在中国启动建设的第一个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建设的智慧化、数字化种猪场。在这里,饲养的2400头祖代种猪每年可提供父母代母猪2万头,能够支撑100万头生猪产能的良繁体系,选种后商品育肥仔猪可达5.5万头,能够为合川乃至全市生猪生产发展提供种源支撑。
合川始终把生猪良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引种+育种+扩繁+推广”的模式,加强建立高代次育种场、扩繁场、父母代场、育肥场等多级生猪良种繁育推广体系,2024年完成德康燕窝炉山标准化万头猪场建设,建成德康小沔娑罗高代次种猪场,积极推进AI生猪智慧养殖,以“育良种”为“起始点”,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这场关于“起跑线”的精心雕琢,激荡着合川畜牧业“种业振兴”澎湃活力。
优化“养环境”: 坐上电梯 住上楼房在现代化养殖的新篇章中,生猪也赶上了“坐电梯”“住楼房”的潮流。4月19日,记者走进德康隆兴种猪场,整洁的楼房拔地而起,电梯平稳升降,为这里的“特殊住户”提供了“五星级”的居住体验。“猪住在标准间,身上和周围都配有许多传感器设备,房间的通风、温度、湿度都通过系统进行控制。”该猪场负责人介绍道。与传统猪场不同,该猪场安装了猪只个体认证系统、数据智能系统、智能营养管理系统、猪只健康管理系统等AI人工智能技术设施装备和自动计量喂料系统、自动控温系统,“二师兄”们在这里住的是恒温恒湿的“公寓”,吃的是科学搭配的营养餐。“楼房养猪”不仅是空间的升级,更是养殖理念的革新。电梯运输减少了生猪转群应激,封闭式管理降低了疫病风险,粪污集中处理实现了绿色循环。近年来,合川区积极推进AI生猪智慧养殖,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态化养殖,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环保高效的生猪养殖模式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从“老破小”“脏乱差”到“智能楼”,生猪养殖的这场“住房革命”,不仅优化了生猪生长环境,更以科技之力重塑了大家对传统畜牧业的认知。
打好“组合拳”: 服务精准 猪粮丰盈
当“服务精准”化作养殖场的缕缕春风,当“猪粮丰盈”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一幅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长卷正在三江大地徐徐铺展。
“我们着力健全畜牧兽医体系、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强化饲料和动保物资供给、加强畜牧产业链物流建设,打好畜牧管理‘组合拳’,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王承华说。
技术精湛的畜牧兽医团队筑起了生猪疫病防控的“铜墙铁壁”。通过实行基层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区,服务在镇、街道”管理模式,有效应对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同时,实施动物防疫特聘计划,全区畜牧兽医队伍稳定在300人以上,他们不仅是生猪健康的守护者,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后盾。
在合川,财政金融支持如汩汩清泉润泽着产业沃土。开展养殖圈舍、活猪保险、生猪代养与龙头企业担保等抵押贷款试点,认真落实畜禽养殖保险政策,积极开展生猪饲料“保险+期货”和生猪期货价格项目试点工作,实现畜禽保险应保尽保、愿保尽保。
在合川,充足的动保物资供给如阳光雨露为生猪养殖业注入满满活力。通过引导饲料、动保生产厂家与区内养殖场、大户进行合作,着力打造100万吨级饲料加工基地。目前,全区已建成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加工生产企业9家、兽药生产企业1家、大型酵母粉饲料生产企业1家。
……
合川积极推广“龙头公司+家庭农场”的产业化代养合作经营模式,代养生猪产能规模达60万头。一套套畜牧管理的“组合拳”,一条条精准有力的“好举措”,让生猪养殖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延伸“产业链”: 一“猪”生长 百业兴旺
合川依托全国农业(生猪)标准化示范区优势,与国内龙头企业强强联手,充分发挥德康集团等龙头企业的“链主”带动效应,形成“种、养、供、加、销”全产业链。
重庆市合川区德康尚品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生产饲料38.85万吨,今年计划改造扩能至年产70万吨饲料的生产规模,直接和间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580个;重庆市合川区杨二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巧妙利用生猪粪便,经过发酵、除臭、杀菌等多道精细工序,不仅生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有机肥,还为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重庆高捷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供应链管理、物流集成、供应链金融、智慧科技服务为供应链赋能;金河牧星(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兽药制剂,产品除了在合川销售,还远销东北、西南、东南等地区近30个省市;辖区内多个肉类加工厂围绕“合川黑猪”等优势特色资源,生产高端猪肉产品,打造了“午餐肉”“肥肠”等一批“爆品”……
生猪产业的繁荣不仅鼓起了养殖户的“钱袋子”,更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未来,随着科技赋能和绿色养殖的深入推进,合川生猪产业将继续发挥“纽带”作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策划/设计:杨彪 陈刚 王倩 邓舒月)
总编辑:杨 彪
副总编:吴显峰
审 核:蒲娅娜
校 对:鲁文琳
责 编:曹国会 徐丽华 王 利 阳 琴
记 者:王倩 任洋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