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记者 刘鑫宇)近日,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成功为一名75岁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联合蔡氏支架直肠转流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成功保留患者肛门功能。
据了解,患者陈大爷因"大便习惯改变"前往医院就诊,主要表现为清水样稀便、大便带血及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经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瘤距肛门仅4cm,病理诊断为腺癌。针对患者的保肛诉求,接诊医生为其完善了心肺功能评估、肠镜复查及全腹部CT增强等检查。
经综合评估,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在确保肿瘤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具备实施保肛手术的条件。但是,由于肿瘤位置极低,在分离括约肌间沟时操作空间极其有限,存在骨盆狭小、肥胖等干扰因素,这就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极高。
普通外科团队经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决定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蔡氏支架直肠转流术治疗。手术由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刘勇指导,副主任医师朱天正主刀,主治医师李在明、进修医师唐斐共同协作完成。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刘勇介绍,在既往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即使成功保留肛门,也需行回肠预防性造口术,术后需佩戴一段时间的粪袋,后期再行二次手术还纳造口。患者陈大爷在成功保留肛门的前提下,使用蔡氏支架直肠转流,避免了临时回肠造口,真正实现了"一次性"保肛治疗。
区人民医院提醒广大市民,如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