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建川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和客观需要,站在“十四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共产党人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合川交通高质量发展。
学习党史,就要深入了解党的奋斗历程,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奋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深入学习好党的历史,传承好党的奋斗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党的历史伟绩,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新时代党的好干部,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建设,锤炼坚强党性,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书写华章,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积极为党和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党史,就要传承发扬党的革命精神,提升为民服务“真本领”。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无数英雄烈士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奋勇直前,正如入党誓词中的“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一样,他们身体力行,用高尚的品德和忘我的精神诠释了为民服务宗旨。他们的坚强意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情,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无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史为鉴,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身作则、修身立德,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努力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把党的优秀品质和红色基因根植于心。时刻当好表率、做好榜样、树好标杆,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出行问题,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发挥好运输管理、组织、服务效能优化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遂渝、兰渝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合川至重庆、成都两个核心城市的公交化列车,打造“半小时中心城区”,优化延伸3-5条公交线路,逐步推进全域公交,实施9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不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新建8个公交站场,改建60个公交站点,力争新投入47辆电动公交车辆,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搭建综合交通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中心、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合川与川渝毗邻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公交“一卡通”“一码通”,研究实施公交人脸识别支付,扩大移动支付,探索推进客运一体联程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对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学习党史,就要担当作为牢记初心使命,构建高效便捷“交通网”。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学好党史,能够使我们更加明白党的艰难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效抵制国内外分裂势力的侵袭,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启迪,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去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和防汛救灾的磨炼,全党和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党的领导下复工复产,进一步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我们将切实落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交通强国试点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挥好交通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行业地位作用,履行好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先行官”的职责和使命,识大局、谋全局、创新局、开好局,以建设交通强区为统领,加快构建对外形成与主城交通同城化布局、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融入大交通“两个格局”,对内形成城周一环线和贯通东南西北的二环线“两个环线”,全力推动铁公水空“四网”一体化发展,加速形成规模超前、衔接顺畅、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智慧绿色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打造“半小时主城”“1小时周边”通勤圈,基本建成重庆北部和周边区域交通物流枢纽,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市贡献合川力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引领、为打造综合性物流基地做好基础保障,以优异成绩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作者系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如果你有感人事、烦心事、新鲜事,关注“今日合川”客户端,点击政务问政平台爆料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