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要记得顺时养生
发布时间:2024-03-28 16:40:16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郁结伤肝,湿阻脾胃,湿困滞气。潮湿、忧伤均会伤人,容易引起人体不适,甚至发生疾病。所以,调肝健脾、舒畅情志、行气化湿是清明时节养生调理的重点。本期,小编带你了解顺时养生的技巧。

情志养生:适当宣泄

因清明祭祖扫墓的风俗,人们在此节气容易产生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难免念物思人、悲伤落泪。心理学研究表明,哭是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有效办法,可以释放能量,调整机体平衡,缓解机体和心理紧张,甚至还能减轻疼痛。

而在亲人和挚友面前流泪和倾诉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既可促进亲人间情感交流,又有助于顺应时节,抒发肝气,开阔心境。所以无须掩饰,情到悲时,则适度宣泄,以调理情志。

此外,清明时节容易出现肝气偏旺,精神调养上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切忌遇事着急,甚至动肝火。可以听音乐、钓鱼、春游等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性情。

起居调摄:夜卧早起

春为肝气当令。春主生发,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逐渐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而阴气相应逐渐消退。此时节,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做到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辰时即上午7点到9点,人体足阳明胃经当令,应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同时,睡好“子午觉”(中午11点到13点的午觉,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补足精力,以防春困。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即可。

运动养生:升发阳气

清明时节,天气明朗,草木萌发,桃李初绽,一派万物欣荣、清洁明净的美好风光代替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此时,也是人体肌肤腠理得以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得以润濡的时候。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活动筋骨,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顺应春气,扶助正气,升发阳气,为被缅怀故人的伤感情怀笼罩着的清明时节增添一份赏春的轻快气氛,以调节心情,舒畅情志,保证积极愉悦的生活态度。

需注意的是,春季运动不宜过剧烈过大,特别是踏青登山应量力而行,以免运动过度。汗出过多,气随汗泄,反而耗伤身体。

饮食养生:健脾祛湿

清明时节正是一年中最潮湿的梅雨时期,南方地区更是经常湿雾笼罩,衣服难干。

此时,湿气萦绕,胶着难散,人体气机运行不畅,人们常感体倦疲乏,头重昏朦,食欲欠佳,甚至大便溏泄。湿邪困阻,湿郁气滞,首选藿香、陈皮煎水内服,有芳香化湿,行气消滞功效。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此时湿困脾胃,食欲欠佳,可适当进生姜、辣椒等辛温食物以助阳化湿,醒脾开胃。因为辛辣食物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胃酸分泌,增强食欲,所以“吃辣能下饭”正是这个道理。

穴位养生:升阳醒脑

清明时节容易遇到细雨潮湿的天气,阳气生发不利,则容易出现昏沉欲睡、无精打采的情况。要升阳醒脑,可以用天柱穴。

穴名:头在高位、藏神明,故名天以指其位高、寓其重要;颈在头下,如柱支撑,该穴在颈部上端,与头最为相近,故名天柱。

穴性: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有升阳气、清头目之功。

中医学把头称为“清窍”,其需要阳气的濡养来保证正常功能活动。若阳气不能上达头部,则表现精神疲倦、频频打哈欠、注意力下降等症。

膀胱经是人体阳气主要流动之处,且其循行路线“入络脑”,与颈后部相接。故刺激后颈部的天柱穴可直接引阳气上行、濡养清窍,使得我们头清目明、精神奕奕。

取穴法:在后枕下取穴,位于后发际线上0.5寸,正中线旁开1.3寸(当我们前后活动头部时,可在后发际线中部可摸到凸起对称的两条肌肉,在这两条肌肉靠外侧凹陷处,发际线上0.5寸水平,即为天柱穴)。

按摩法:指柔法与拿法配合,以手拇指及食指分别置于两边天柱穴,稍用力边按揉边向中间拿捏其局部肌肉,以微觉酸胀感为度。每次可按摩约5分钟,每日可行多次。

艾灸法:也可用艾条熏炙,起到补益阳气、醒神明目的作用,适合用眼过度的人群。操作时注意艾条与皮肤距离约3—5厘米,以局部皮肤觉得温和为度,每次操作约20分钟,每日行1次。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皮肤或毛发。

清明节气,天气渐暖而多雨,且忽晴忽雨,如此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推荐食疗方法】

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

材料:淮山15克,芡实15克,北芪15克,白术10克,薏米15克,扁豆15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淮山、芡实、北芪、白术、排骨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材料:陈皮5克,莲子30克,薏米30克,淮山15克,生姜15克,水鸭肉250克。

做法:水鸭肉洗净、斩件,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莲子去心洗净,淮山、陈皮、生姜洗净,然后将全部材料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止泻,对于健脾湿重、大便稀溏者尤宜。

藿香陈皮饮

材料:藿香10克,陈皮5克,糖适量。

做法:藿香、陈皮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消滞,适用于体倦身重,脘腹滞满,舌苔白腻之人。

疏肝健胃饮

材料:青皮10克,陈皮5克,生麦芽20克,糖适量。

做法:青皮、陈皮、生麦芽放煲内,加水2碗,水煎片刻,去渣加糖,代茶饮。

功效:疏肝理气、开胃消滞,适用于情绪不畅,脘腹胀闷,食欲欠佳之人。

荠菜粥

材料:新鲜荠菜250克(或干荠菜9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将荠菜洗干净切碎,与粳米同入锅内,加水500—800毫升左右,文火煮粥。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祛湿,养肝排毒。

菊花枸杞粥

材料:鲜枸杞子100克(干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猪肉末50克,豆豉汁、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拣洗干净备用。把粳米淘洗,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开花,加入猪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盐、味精、麻油,稍煮后便可食用。食时可调入红糖。

功效:养肝明目。

(记者 雷羽/整理)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