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的长寿,春意正浓,万象更新。
2024年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在我区召开。38个区县的相关负责人和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长寿,分享交流“三农”工作经验,为筑牢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乡村底色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的召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长寿作为此次会议的召开地,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长寿“三农”工作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一体两面”推动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农文旅城融合发展。2023年,全区农业增加值66.6亿元,同比增长4.5%。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特约记者 向前/摄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走进中国科学院伏羲农场重庆长寿控制中心、龙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长寿)中心、龙溪河流域高标准农田(长寿)示范区、长寿慢城等地,边走边看边交流,纷纷对长寿近年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特约记者 袁志龙/摄
长寿自古以来就有“川东鱼米之乡”的美誉,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在全市的“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主战场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功举办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共同推出9条精品旅游线路;提速建设“一主两辅”全产业链和综合服务体系,成功举办长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研讨会暨自然长寿品牌推介活动,建成全市唯一集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禽蛋产量、水产规模全市第一,连续4年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获得“一好一优”等次,成功入选全市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和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区坚持“一体两面”推动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得益于我区坚决守好防止规模性返贫、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三条底线”,得益于我区实施“四个一工程”推动市委“四千行动”落地见效,得益于我区抓实数字乡村生态实验室、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乡村合伙人“三项重点任务”。
会议期间,长寿区、大足区、涪陵区、江津区、綦江区、垫江县也围绕各自工作特点进行了交流发言。我们也要看到,其他区县在“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也有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特约记者 廖涛/摄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特约记者 向前/摄
我们要认真总结此次会议上的收获,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逐一落到实处,把其他区县好的经验做法学以致用,在未来的“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继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以产业特色高效、人才集聚兴旺、民风向上向善、生态优美宜居、组织坚强有力为重点,突出改革驱动、数字赋能,全面融入龙溪河流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重庆健康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特色园,加快建设国家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持续擦亮“自然长寿”“长寿人家”等特色品牌,聚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创业的新热土、群众美好生活的新场景、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长寿新图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实践的长寿乡村新篇章。记者 李秋晨 肖娅 温飚 特约记者 袁志龙 向前 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