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善治村美人和 ——记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盐井村
发布时间:2024-01-04 18:47:20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葛兰镇盐井村,只见远处重峦叠嶂、层林尽染,近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设施齐全,好一派乡村幸福生活画卷。

 

这幅画卷的背后,是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自治激发村庄活力、以法治规范群众言行、以德治培育文明村风的合奏曲……昔日落后的盐井村,通过有效治理,呈现出一派村美人和的新气象。

盐井村:乡村善治村美人和3

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安逸哟,我把屋子打扫干净,门前杂草处理一下可以得积分,今天来兑换洗衣粉,下次来兑换食用油。”日前,村民周志干用“积分存折”从“积分超市”兑换到相应的物品后,高兴地说。
 

“积分存折”的应用是盐井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一个探索,村民通过存积分、攒积分、兑积分,将“村里事”变成“家里事”。“积分存折”逐渐成为盐井村村民荣誉的象征。

盐井村:乡村善治村美人和

通过“积分存折”,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纷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实现了庭院无杂堆、门前无乱挂、院内无乱搭,大伙义务出工出力将空地建成小花园、小绿地、小菜园等。
 

“积分制让我们可以实现对乡村治理成效的量化管理,在扣分点上查找乡村治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展开行动,查漏补缺。同时,通过张贴红黑榜、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不断强化村民参与基层治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在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中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盐井村党支部书记程锦荣说。
 

葛兰镇从2022年开始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数字化建设,将村民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森林防火、做好人好事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以量化管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落实落细,乡村环境和风气越来越好,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盐井村:乡村善治村美人和2

治理有方 促进文明乡风建设
 

走进盐井村,院坝里、树荫下、田间地头,经常看到湾长与村民交心谈心的场景……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是盐井村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村里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湾长的身影。
 

盐井村辖8个村民小组、46个湾落,共有居民1400余户3900余人。2014年以前,这里是当地有名的“后进村”。“‘湾长制’的创意来自城市社区的楼栋长制。”程锦荣说,网格化管理在城市延伸到楼栋,而农村只延伸到村级干部及居民小组,为何不借鉴这一方式?
 

在一次发展大会上,程锦荣提出以湾落为单位,推行湾长制的想法。令人惊喜的是,“湾长制”在村民大会上获得全票通过。很快,盐井村通过“村小组推荐+村民自发投票”的方式选举湾长,湾长采取一年一任制,湾长除了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村上管理规定,反映村民需求,开展湾内治安巡逻,化解群众矛盾等工作外,还主动担负起帮忙照顾湾内老弱病残的职责。
 

“湾长没有工资,只有每月10元的话费补贴,最初小组长推荐我时,我还有些不情愿。”今年,李兴成已连任9届湾长,他坦言:“这几年看着邻里之间、干群之间越来越和谐,村民和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我这湾长真是越当越起劲。”
 

今年71岁的李兴成是盐井村4组陈家湾湾长,他拒绝了儿女接他进城生活,执意和老伴留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还有很多老人只能独自留在家中,我担心他们照顾不好自己。我又是湾长,每天巡逻已成了我的习惯,每天见不到这些老面孔我都不习惯。”
 

一次,李兴成巡逻路过一位老人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他心里觉着奇怪,平日路过,老人会坐在门口择菜,今天却没见到人。李兴成上前叫了几声,没人答应,更觉得奇怪。于是,推门进去找了一圈,发现老人晕倒在厨房,他立马背上老人跑到附近有车的邻居家,将她送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

盐井村:乡村善治村美人和4

产业兴旺 为乡村振兴赋能蓄力
 

盐井村共有耕地面积4800余亩。过去,村里缺乏产业带动,村民靠种植粮食作物生活,经济效益有限。2019年,盐井村“三变”改革拉开序幕,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种植桃树、李树、柑橘等经济林。
 

然而,一些村民对产业没有信心,“种粮食还能填饱肚子,果树不能当饭吃,遇上水果市场行情不好的年头,该怎么办?”村干部走访时,村民心生顾虑。
 

湾长程志强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掰着指头和村民算账:产业见效后,收益将按照合作社、村民按7:3的比例进行分配,经济水果附加值高,每亩地至少能分红1600多元,比种植粮食划算得多。账算清楚了,村民的疑虑也打消了,大家纷纷拿出土地入股合作社。
 

“担任湾长的要么是老党员老干部,要么是当地有威望或贤明能干的人,他们处事公道,对所在湾落知根知底。”程锦荣坦言,“有 ‘湾长’从中斡旋,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以前是 ‘我们要他们怎么干’,现在是 ‘他们自己想怎么干’。”
 

乡村治,百姓安。盐井村从往日的“后进村”变为今日的“先进村”,形成以“湾长制”为品牌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以“湾长制”为杠杆,撬动乡村治理改革,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形成乡村振兴“新格局”。2023年,盐井村因此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而新的乡村治理篇章,还在这里不断书写。记者 李杉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