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健康区】长寿:推动新时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发布时间:2023-11-02 19:48:26 来源:人人长寿客户端
新闻摘要:

大力推行全民健康促进行动,传播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自启动全国健康区创建以来,我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推动新时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长寿区强化举措创建全国健康区 (1)

完善健康促进机制
 

10月27日,区疾控中心卫生监测科前往第一实验小学(古镇校区)、渡舟街道中线小学、石堰镇初级中学等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筛查和教室环境监测。
 

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项目是由区卫生健康委和区教委联合组织开展,主要针对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脊柱弯曲等常见病开展监测,向学生、学校和家庭普及健康知识,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行为方式。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2020年4月,区政府向市卫生健康委申报创建健康促进区;同年9月,市卫生健康委正式确定我区作为项目建设区。总体目标是在区级层面推动落实“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针,倡导健康优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营造健康氛围,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随后,我区出台《“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35年,建成全方位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目标。

长寿区强化举措创建全国健康区 (2)

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余建表示,我区建立健康促进领导协调机制,成立由区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政府各相关部门为主导,以各街道、居委会为基础,以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等建设示范点为重点,建立起完善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
 

区卫生健康委制定有关政策、规划和工作计划,成立健康专家委员会,设置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成立健康促进网络工作人员队伍;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健康促进医院,有40%的医院符合健康促进医院标准。
 

我区还积极探索建立具有长寿特色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形成多部门协作、卫生健康系统内部资源统筹、面向公众开放的健康咨询网络平台和健康教育知识数据库,覆盖健康产业、健康教育管理和服务等。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建立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网络,覆盖各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加快打造健康社区
 

连日来,凤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组织该中心医护人员,为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健康教育是提升居民健康常识的重要途径。我区各镇街将健康教育纳入发展规划,按照各类人群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技能培训学习,在全区范围内加快建设健康促进社区(村)和健康家庭,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和职工的健康素养。
 

我区以创建无烟环境为抓手,打造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烟,卫生健康机构和学校全面禁烟。还建设完善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公共设施。

长寿区强化举措创建全国健康区 (3)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在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区精神卫生中心前往桃源小学,开展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的宣传活动,旨在营造健康、阳光的校园健康氛围。
 

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居民健康素养纳入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我区积极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提高居民在科学健康观、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妇幼健康、中医养生保健等领域的健康素养。发挥卫生健康机构主体作用,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质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区活动。
 

传播健康知识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世界卫生日、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节点,区卫健部门联合多家单位深入城乡各地共同开展健康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经过相关部门和全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居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等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指标有所改善,学生体质达到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标准,为建设健康长寿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骆英

人人长寿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长寿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