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更多“医靠” 沙坪坝区“向人民云报告””直播聚焦医共体建设
来源:沙坪坝融媒体中心 编辑: 2025-09-29 17:19:21
新闻摘要:

(沙磁荟-沙坪坝融媒 记者 张浩)“通过深化医共体内‘六统一’管理,我们让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更高效、更惠民。”9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向人民云报告”主题直播活动,围绕“推动紧密型医共体打造,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更有‘医靠’”展开深入探讨。区卫健委、多家医疗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积极回应直播间网友关切,分享了医共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与未来规划。

f

医共体建设是沙坪坝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夏林介绍,全区正着力构建“向上医联体、向下医共体、纵横联动专科联盟”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普通病在区级、危重病再转大三甲”的分级诊疗格局。

五大共享中心: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作为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支撑,沙坪坝区在全国率先建成远程放射、心电、超声、检验、消毒供应“五大共享中心”,形成“基层检查、集中诊断”的服务模式。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党委书记赖利表示,该中心全年无休运转,已累计审核基层病例超200万例,有效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与效率。

资源下沉、技术帮扶,基层医院“强起来”

在沙坪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院专家常态化下沉坐诊、教学查房,推动口腔科等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该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蓉介绍,以口腔科为例,通过医共体的建设,年门诊量从400人次增至2300人次,学生“校门口看牙”成为现实。陈家桥医院党委书记陈世斌则提到,通过“科联体”模式,医院与6家三甲医院共建40个科室,实现专家“沉下来”、医生“长本事”、患者“得实惠”。

慢病管理、肿瘤防治,精准服务暖人心

新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病”门诊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药品目录与上级医院一致,居民配药更方便。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分享了肿瘤防治共同体的建设成效,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推动多家区级医院开展肿瘤诊疗,填补区域技术空白。

中医药服务“智慧化”,养老医疗“一体化”

区中医院牵头建设的共享智慧中药房覆盖25家基层机构,实现“社区开方、快递到家”,主城区配送全免费。中医院党委书记罗华还介绍了穴位埋线、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广泛应用。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杨强则展示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如何通过智能设备监测、多学科团队协作,提升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沙坪坝,医生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医共体改革成效的生动体现。”夏林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全区将持续深化医共体“六统一”管理,推进用药目录统一、检验结果互认、数智赋能和“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省心、更舒心的健康服务。通过系统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推动服务重心下移,一步步筑牢居民“家门口的医靠”,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百姓。

 

编辑:范冬梅
责编:杜开舟 张小凤

沙坪坝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沙坪坝发布
沙磁荟微信公众号
沙坪坝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