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完全闭塞 医生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来源:沙坪坝融媒体中心 编辑: 2025-05-09 10:33:57
新闻摘要:

(沙磁荟-沙坪坝融媒 记者 杨飞)近日,一位75岁的老人赵爷爷因为急性脑梗死,导致脑血管完全闭塞。危机关头,家人将老人送到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在神经内科介入团队的帮助下,老人的生命“通道”被成功打通。

7

家属回忆说:“我们发现他说话含糊、四肢软绵使不上劲,持续了6个多小时,一点没好转。”起初,他们以为赵爷爷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会好,可没想到症状持续加重,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将赵爷爷送到医院。

急诊科医生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病史并为他进行体格检查。头颅MRI检查结果显示,赵爷爷脑桥、左侧桥臂、双侧小脑半球及右枕叶都出现了超急性脑梗死病灶。很快,神经内科医生前来会诊。

综合CTA、MRI等各项检查结果,神经内科主任李光建判断患者为基底动脉次全闭塞合并形成血栓导致的脑梗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基底动脉是大脑的生命通道,负责为脑干、小脑等关键部位供血。”李光建表示,一旦这条血管堵塞,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立即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治疗。

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放射诊断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响应,紧密协作,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凭借丰富的经验,李光建有条不紊地带领介入团队采用持续负压抽吸的方法,小心翼翼地抽取血栓。经过2次抽吸,空针内出现了2枚血栓,其中一枚长达1.5厘米。再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基底动脉中段仍有重度狭窄,且狭窄程度高达90%。

介入团队决定对基底动脉狭窄段进行球囊预扩张,就如同给狭窄的管道施加一个向外撑开的力,把被挤压的血管撑开。扩张完成后,影像上显示原本狭窄的血管部分已经恢复通畅。

然而,团队在密切观察血流情况时,患者基底动脉出现了再狭窄。李光建当机立断调整手术方案,在狭窄处植入支架,支撑起塌陷的血管壁,防止血管再次回缩变窄。介入医生精准将支架被放置到基底动脉狭窄部位,造影影像清晰地显示狭窄基本被解除,原本受阻的血液已经可以顺畅地流动。

术后2小时,患者原本含糊不清的言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能够较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绵软无力的肢体也有了明显好转。

 

 

编辑:蒋丽雯
责编:杜开舟 陈秋霖

沙坪坝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沙坪坝发布
沙磁荟微信公众号
沙坪坝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