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磁荟-沙坪坝融媒 记者 郭晋)4月29日,童家桥街道开展2025年首场“渝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活动。本次协商以“校地协同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地方发展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区政协主席杨邦维,副主席郭文荫,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参加活动。
会前,杨邦维一行实地调研了童家桥街道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建设情况。协商会上,委员们从文艺合作赋能基层治理,校地协同开展 “一老一小”研究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企业代表也进行了发言。区人社局、区商务委、区文旅委和团区委分别从推动高质量就业、加强就业创业合作事宜,校地合作培育跨境电商主体,大学生参与在岗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积极回应委员们的关切。

四川外国语大学和童家桥街道经过两轮磋商,初步形成了合作框架协议。会议现场,双方代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从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优化、平台合作共建、文化活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促进地方发展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共赢,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社区服务提质、文化交流互鉴及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现场还聘请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吴樾老师作为童家桥街道城市文化推荐官。

今年以来,童家桥街道、四川外国语大学双方就学生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共建等方向达成合作共识,初步确立了“党建引领、资源共享、项目牵引”的合作意向,就重点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项目的落地实施达成初步意向。一直以来,四川外国语大学与童家桥街道聚焦基层治理创新、文化品牌打造及人才培养等领域长期开展紧密合作,特色街区建设、研学交流、共同助力校园环境提升等校地合作项目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杨邦维指出,青年是城市的未来,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沙坪坝区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努力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通过盘活闲置空间、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完善创业孵化链条,探索出一条社区治理与青年创业双向赋能的创新路径,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下一步,区政协将积极发挥“渝事好商量”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沙坪坝区的校友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和拓展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沟通协作、积极搭建平台、构建服务体系,着力将合作机制转化为实践成果,助推高效能基层治理,共同开创校地合作新篇章。
编辑:陈云鹤
责编:冯剑 杜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