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磁荟-沙坪坝融媒 记者 杨飞)张洪涛是黑龙江人,2007年,他从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硕士毕业后,看到重庆日新月异的变化,感觉这里会大有可为,便进入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工作。
17年来,他扎根一线,刻苦钻研技术,并把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成为电力二次专业领域的专家,先后获得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全市技术能手、重庆英才高技能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把现场当成战场
头顶清华才子的光环,张洪涛本来有很多机会走上管理岗位,但他却钟情于二次专业技术,始终埋头一线,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
从发电厂发出电到用户使用电,中间有很多环节。变压器等一次设备负责把高电压降为能民用的低电压,而控制、监视、测量和保护这些设备的工作,就是张洪涛所从事的二次专业。“如果把电力系统比作人体系统,我们就是电力系统的医生,保证系统不出故障。”张洪涛说。

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各行各业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医生”张洪涛深感责任重大,把每个现场都当成战场,而且告诉自己必须打赢。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参加工作没多久,张洪涛就迎来了一个新挑战——110kV和尚山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这是重庆首座实施智能改造的110kV变电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每天一大早,他就和同事一头扎进任务繁重的工作现场,调试、验收、纠错。晚上回家后,他又开启“学霸模式”,沉浸在书籍和图纸里,对照当天在现场的工作反复思索。最终,任务圆满完成。
在很多情况下,张洪涛和同伴们面临的工作环境都相当艰苦,他们只能迎难而上。2018年初,沙坪坝火车站即将投运,而为该站供电的110kV沙坪坝变电站还在紧张的建设当中。为了车站能够如期投运,张洪涛带着团队在变电站还在进行土建、装修等时便开始二次调试验收工作。噪音大、粉尘重,空气里还混杂着浓浓的油漆味,他便和同事戴着防尘口罩坚持工作。在对沙坪坝桐子湾变电站进行首次“体检”时,由于周边没路,下雨后地面泥泞不堪,他们就把鞋带绑紧往站里“硬闯”。结果不仅鞋子陷入到泥里拔不出来,张洪涛有一次还扭伤了腰。另外,酷暑天在室外暴晒、在荒郊野外遭遇虫蛇等情况,对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成为二次专业领域的专家后,张洪涛负责的项目更多了,他也更累了。每个项目短则两个月,长则大半年,这期间他都待在项目上,不敢请假,甚至不敢生病。“因为需要协调的工作千头万绪,一离开工作效率就会大幅下降,影响进度。”张洪涛说。
今年上半年,在改造为渝昆铁路供电的220kV黄荆堡变电站时,最后要进行4次送电测试,每次送电都超过了一天一夜,其中有两次张洪涛都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当时感觉身体有点扛不住,但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这是最后一道关,一定不能出错,否则会对整个电网造成巨大的损害。”张洪涛回忆,他靠意志力坚持到测试顺利完成,才放心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
如今,张洪涛已经带领团队参与了数百项变电二次工程。每当想到自己的努力能够点“亮”山城,他就觉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毫无保留传帮带
除了自己热爱的本职工作,张洪涛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二次专业培训师”。
参加工作后不久,由于技术过硬,他就开始在班组里帮助同事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并把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2011年,他先后取得重庆市电力公司“内训师”资格和国家电网公司“兼职培训师”资格,正式开始从事二次班的培训工作。
截至目前,他参与国网重庆培训35次,市区公司培训120次,服务培训11家单位,累计参与培训授课、资源开发、竞赛裁判等培训课时超1000学时。他不仅作为团队教练辅导带领队员多次在“巴渝工匠杯”技能竞赛上获奖,后来还受邀担任大赛的裁判,甚至进入专家出题组,参与技能大赛的出题。
2022年,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成立张洪涛劳模工作室,依托劳模技能和带头优势,搭建起“青年人才孵化平台”。该工作室建立了“两结合、四举措”的人才培养机制,让青年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同时,搭建高校联建平台,完善校企联动体系,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需求不同,针对不同的青年员工就应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让他们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查缺补漏,发挥特长。”张洪涛介绍,针对班组新进人员多,技术力量有“断层”等实际情况,他为新人量身制定培训方案,不遗余力地让新人“充电”。
张洪涛就像一块磁石,将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吸附在身边,形成共同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的浓厚氛围。大家喜欢和他在一起,亲切地称呼他为“涛哥”。“涛哥最厉害的是他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推理方法,结合他丰富的知识储备,遇到任何难题他总是能通过自己的推理方法找出结果,解决问题。”变电运检中心青年员工魏一汀说。在好老师的带领下,新员工进步很快,不少人从这里走向重要的工作岗位。
张洪涛已还带领大家参与QC项目攻关,并亲手编制了上百份二次专业的规范规程、大型工程调试、验收和改造方案。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主持“配电电缆瞬时性电弧故障预警及主动运检研究”等8项重庆电力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发布QC项目29项,发表技术论文12篇、申请专利24项,荣获全国水电质协QC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电力行业质量管理三等奖等省部级创新成果奖项18项。
在电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张洪涛深知只有不断学习钻研新技术、新方法才能适应发展。他说:“我会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创新传承技艺,让更多人和我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编辑:陈云鹤
责编:冯剑 杜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