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医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牵头启动国内首个“血细胞图像数据库”建设
来源:沙坪坝融媒体中心 编辑: 2024-06-21 15:00:41
新闻摘要:

(沙磁荟-沙坪坝融媒 通讯员 曾理 汪雨佳)借助人工智能技术(AI),更精准、高效、快捷推动血细胞数据建设,从而实现AI血细胞图像识别标准化。近日,在“2024国际血液病学临床与转化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血液肿瘤两江论坛”上,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牵头的23家单位正式启动国内首个“血细胞图像数据库”建设工作。

51

该学术论坛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主办,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血液病与微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承办,邀请到来自国内外的血液肿瘤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医护骨干等600余人齐聚山城,凝聚学术智慧、融合临床精华、集合创新力量,携手共绘血液病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血细胞图像数据库是血细胞智能识别与诊断的基础,但目前国内外缺乏标准血细胞图像数据集,无法实现血细胞图像识别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利于细胞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的科学研究开展和临床应用。为此,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联合23家单位(第一批次)启动国内首个“血细胞图像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在此次学术交流大会“血细胞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高峰论坛分论坛”中举行了建设启动会。

52

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曦教授介绍,“目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人工智能细胞图像识别技术和血液病诊疗大数据分析预判模型进入血液肿瘤临床医疗活动是必然趋势。因此,推动血细胞数据资源建设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开发应用,对促进血液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细胞数据库建设执行人、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彭贤贵教授介绍,该数据库是一个集典型疾病图片数据库、标准血细胞数据库、多种交互式分析工具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本着公开公平、合规合法、互利共赢的原则建设建立标准规范的人类血细胞图像数据库。在造福广大患者、医生和科研人员的同时,可为人工智能辅助血液系统及相关疾病的精准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53

张曦教授表示,该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可提高数据完整性、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为研究者探索血液疾病提供数据资源和高效的工具。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我国在血液领域的科技影响力,进一步助力学科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此外,还有助于实现数据库标准化和规范化,为AI辅助血液系统及相关疾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54

为进一步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深度合作,促进我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此次大会还举办了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CABS)移植与免疫治疗学组成立大会。专委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刘兵教授宣布移植与免疫治疗学组正式成立,并宣读学组组长、副组长及委员名单。学组组长张曦教授表示,该学组将致力于探索本领域研究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好前瞻战略性布局、挖掘临床治疗的痛点、寻找基础研究课题,开发新技术、新疗法,开创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细胞免疫治疗的新篇章。

在学术大会开幕式上,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娄世锋教授的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曦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郝秀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院胡豫教授依次进行开幕致辞,他们均对此次学术盛会充满赞许与期待,表示希望各位血液学同道能够在这次大会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紧跟国际发展热点的同时,瞄准临床难题,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创新根基,长效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交融结合。

55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共开设2个国际论坛、12个专题分会场,展开104场专题学术报告,600余名国内外知名血液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莅临会场。采用了特邀报告、专题讲座、大会交流等多种形式,主题涵盖血液病智慧诊断、血液肿瘤、造血衰竭性疾病、出凝血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血液病护理与人文、血液学基础研究等血液病学研究热点领域,为血液学同道开拓科研新思、碰撞学术火花提供了良好启迪。

 

编辑:陈云鹤
责编:杜开舟

沙坪坝新闻网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沙坪坝发布
沙磁荟微信公众号
沙坪坝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