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10点,重庆之声FM96.8《民生热线》栏目,通过广播“云”访谈的形式,对话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贺文。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着力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向广大听众朋友们介绍沙坪坝以“人民城市示范区”为目标,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的新实效。
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风景”
“我们以小切口、微整治为抓手,常态化进行马路巡查,闭环整治了各类街面问题1.99万处。”贺文介绍说,今年,该局完成了6处道路的拓宽改造、渠化以及12座隧道的周边环境整治在医院周边、创新平台周边、过境沿线提质绿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我们了打造山城花镜14个、山城绿道1个,增建花箱2.8公里、增花添彩4万平方米,提质物流园、沙滨路等的绿化项目,让节点变亮点,让风景沿着路线。”与此同时,坚持城乡一体化管理,修建乡村垃圾箱体周边花池113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会同镇街全力打造建筑巷、耍坝等“城市后巷”消费新场景,让“烟火气”与“洁净美”融洽共生。
坚持“惠民有感” 书写“民生答卷”
据介绍,今年,沙坪坝完成了团结路、回龙坝聚龙城、沙滨路3个口袋公园的建设,提档升级了桑蚕公园、川外小铁路二期,改造了杨梨路、凤天路、石小路、沙滨路等路段约2.5万平方米绿地。在高家花园立交、石小路立交设置立体绿化,充分整治“荒乱差”的绿化闲置地块20余万平方米。“江山公园、沙滨路夏紫薇等美景,还有红梅林景区、川外小铁路等,成为了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贺文说,今年还建成了24个小微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2157个小微停车位。对12公里老旧供水管网,完成2247户“一户一表”改造,整治1058个窨井盖。
迭代数字变革 科技赋能“城市大脑”
“我们联动多个部门梳理城市安全风险点,打造了专业数据库。”贺文介绍,沙坪坝创建了“红橙黄蓝”分级风险防控时空地图,布设地下管网、桥隧、边坡、化粪池、照明等物联设备1500余个,基本实现“一张图表呈现、一个平台通览、一套机制保障”,顺利通过国家住建部现场验收和授牌,城市治理风险清单管理应用荣获“2023年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优秀奖。另外,不断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建设,汇聚行业数据,接入了智能井盖、树木倒伏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了与公安天网视频的互联互通。在运用上,深化智能视频系统,打造了“生命通道”视频采集系统,靶向性处置侵占消防通道类问题。截至目前,全年全渠道受理、处置各类案件约33万件,一般问题处置时间由3—5个工作日缩短至仅需当天或2个工作日,数字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市民满意度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