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以万计的工贸企业“装”进一张“网”,分门别类制定执法计划、安全排查和处罚清单,既帮助基层执法人员清楚执法检查查什么、怎么查,又让企业安全管理者知道安全管理管什么、怎么管。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聚焦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以“加快数字赋能”为牵引,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建成“一网一库一系统”,有效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效能。

监管执法信息化 数字赋能补齐监管短板
“‘工贸安全在线’应用,运用大数据解决了过去安全监管中风险底数不清、执法手段落后等问题,实现了工贸行业安全监管信息化、执法检查规范化。”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卿斌文表示,“工贸安全在线”应用推广运行以来,推动了我区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发生质的变化。
“对工贸企业动态信息掌握不全面、安全风险把握不准确、信息化管理不健全等问题,一直是防范安全风险和查治安全隐患的短板。现在,数字赋能补齐了这些短板。”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多方采集摸清底数,将数以万计的工贸企业“装”进一张“网”,形成一企一册的企业信息库,突破性掌握辖区1.4万余家工贸企业基本信息和4.5万余项风险信息,并结合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动态调整,实现工贸监管“风险清、底数明”。

“我们用红、橙、黄、蓝四色标识各工贸企业的安全风险等级,从区到村(社区),工贸企业风险分布一目了然。同时,制定分级监管办法,精准落实各级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消除监管盲区,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另外,结合企业风险等级合理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频次,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沙坪坝区应急管理局工贸科科长陈嘉兴向记者介绍,该应用还对易造成群死群伤和事故高发易发的粉尘涉爆、冶金煤气、涉氨制冷等重点风险环节进行归类,形成风险统计数据库,重点做好安全风险分布管理。

“工贸安全在线”应用之所以能够有效推动安全监督执法“智管”,是因为它的后台有一个强大的执法模型库支撑。沙坪坝区将97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掰细揉碎”,“植入”155套监管执法应用模块,生成执法模型数据库,执法人员只需现场“照方抓药”,法律标准自动对应、违法行为自动匹配,自动生成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技术指导清单,推动执法内容清单化,形成执法检查、问题查改、整改复查、行政处罚的规范化执法流程,将执法人员从信息整理、文书填写等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提升基层执法效率和监管执法专业水平。陈嘉兴表示,该应用运行以来,全区工贸行业企业执法检查覆盖率、问题查找能力、执法规范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今年1-10月,全区平均执法检查覆盖率为85.99%,同比增长58.9%;各镇街共发现问题隐患8536条,同比增长47.2%。
据了解,“工贸安全在线”应用还具备一个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估体系,根据企业上报的安全检查、问题整改、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分数越高则安全系数越高,哪些环节被扣分、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整改措施是什么,系统会自动生成问题清单一次性告知企业,企业便根据提示预警自主进行整改。陈嘉兴说:“这就是数字化监管的优势,我们通过构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态势感知体系,实时监测企业安全生产状态,远程指导企业及时消除隐患,实现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状态‘可量化’、‘可视化’,进一步推动工贸行业安全监管效率和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安全管理智能化 “智管”为企业减负增效
“工贸安全在线”应用于今年1月向企业端延伸,为企业搭建了一个智慧管理平台,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该应用植入了40套典型风险管控技术标准模型和64项重大事故隐患管控模型,根据企业上报的基础信息和风险信息,应用自动生成检查事项、技术指导标准,结合NFC近距离通信和物联传感技术,确保定人、定期、定点确认安全条件。同时,应用内置安全生产合规管理模型库,可以智能识别企业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并自动预警,指导企业及时整改违法行为,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降低法律风险,减少经济损失,持续提升企业安全水平。
近日,记者跟随重庆新大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实地体验“数字化安全检查”,工作人员开启手机端“工贸安全在线”,通过NFC功能与设备上的芯片完成信息交互,手机上实时显示出该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上一次检查的时间、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安全负责人等信息,同时自动生成企业需要检查的项目,每检查一项,工作人员便在系统上勾选一项,几分钟内就完成了一台设备的检查。

“最开始我们使用这款系统,也有过各种担忧,会不会被查出许多问题,会不会增加我们企业在自查自纠方面的负担?”重庆新大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负责人傅葆春告诉记者。“事实上,这款系统将企业从繁重的安全守则和资料台账中‘解放’出来,我们通过企业端‘工贸安全在线’上报基本信息后,就可以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安全技术指导清单,不仅能实时看到本企业安全标准化评估分数,及时收到违法违规行为预警提示,而且进一步厘清了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机制,更好地落实落细全员安全责任制。”

据了解,“工贸安全在线”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渝快政”,今年9月纳入“数字应急(综合应用)”,目前,我区已在145家工贸企业首批推行使用系统企业端,覆盖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高风险企业。
下一步,我区将全面推行“工贸安全在线”应用,逐步实现所有工贸企业全覆盖,推动全区工贸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持续以数字化改革引领重难点领域破难攻坚,全力构建全域覆盖、城乡一体化的高水平数字化整体智治,建立“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工作机制,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全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记者 郭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