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沙坪坝区丰文街道的学府悦园公租房,占地面积约52公顷(780亩),共有67栋房屋,27051套住房,是目前重庆市建筑体量最大、入住居民最多的公租房片区之一,约有6万人居住于此。为破解公租房小区管理单位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协商共治困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丰文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实现协商共治、精细治理,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党员职责密切联系群众 让流动党员 “流动不流心”
针对辖区人口流动性大,归属感、融入感不强的问题,丰文街道清悦社区党委围绕“六个邻里”立足公租房小区实际情况,创新打造“心邻居”服务品牌,让公租房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延伸触角,加强网格内党组织建设,建立“街道+社区+组团+楼栋+楼层”的五级网格管理制度,网格员通过走访广泛采集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矛盾纠纷。 “我们每周召开1次工作例会,研讨网格管理中突出问题,及时分类汇总,清单化节点化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与居民群众的联系,融洽了小社区大家庭的氛围。”清悦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李莉告诉记者。

“我们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党建联席会,公租房管理中心、物业公司、学府悦园小学和幼儿园等辖区单位都深度参与,梳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研究解决难题,形成共驻共建的服务合力。”李莉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清悦社区和驻社单位围绕活动阵地双向开放、党员联合培训、困难家庭帮扶、活动赞助等开展共建互补,实现阵地共有、党员共管、服务共做。
清悦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 “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科普大学”等场所,让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开展普法宣传、生活小窍门、劳动技能培训等邻里倡学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养老服务站等功能室,开展“清悦邻里会”、“花好悦园”公租房社区邻里节、律师进社区等活动,畅通党员干部和居民之间的沟通交往渠道。党员群众依托线上议事平台,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和社区居民自治作用,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线上线下大事小事有党员 促进居民自治邻里互助
公租房小区管理单位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协商共治困难,清悦社区党委主动适应互联网+形势的需要和社区年轻党员群众的需求,组建党员微信群,将社区的重大事件、决策性问题在事前发在群里,线下上门征求意见,事中再利用信息平台对事件的进展向他们进行汇报,事后邀请党员对社区工作进行评价。
“我们力求社区每件事件的决策过程都能及时的在党员、群众中通气,加深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党员由原来对社区事务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变成现在的要求参与、主动参与,并能时刻站在社区的立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在是非问题上能正面发声,传递正能量,党心、民心得到了凝聚。”清悦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李莉向记者介绍。
“楼栋微信群从一开始就是一把‘双刃剑’,管得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文街道崇贤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凌云告诉记者,崇贤社区已经形成了社区、物业、房管、派出所、楼栋长多元格局,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格化治理体系。 “党员在群内,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倡导大家明确群宗旨、群制度,做到了用制度管群,承接线上问题,落实网格治理。一旦发现不良信息,立即启动群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出正面引导,及时制止。”徐凌云告诉记者。
“楼栋微信群为居民而建,也紧紧依靠居民促进居民自治,党员在线上更多的是做到意见收集和矛盾纠纷化解。”徐凌云告诉记者,前些年学府悦园公租房养犬管理不规范,犬只数量庞大,党员在群里充分收集居民意见,发放线上调查问卷。针对今年6月1日实行的《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党员干部进行了专门的普法宣传,社区居民也通过楼栋微信群反对不文明养犬行为,令文明养犬在社区得到有效落实。这正是基层党建引领下,广大群众的文明之声压倒不文明行为的生动体现。 “我们的党员还通过楼栋群实现群防群治,即防骗、防盗、防安全事故发生等。”徐凌云告诉记者。
丰文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冉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社区一体化融合,继续强化党建引领,让党员下到网格,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形成“党建引领、群团参与、社会协同、社区自治”的公租房社区治理模式。
(记者 郭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