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新桥街道高滩岩充分利用辖区特色优势资源,采用“科普+双拥”的模式,持续更新社区科普馆内容,以科普馆为阵地、“知之”流动科普站为中心、科普大学为平台,打通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科普大餐。
社区科普馆为阵地
“我们都很喜欢来科普馆玩,特别是里面的体感游戏体验,又好玩又能学到东西。”新桥街道高滩岩社区的安家鑫小朋友高兴地表示。
日前,新桥街道高滩岩社区科普馆内,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队长李灿通过真实案例,向小朋友们科普DNA、指纹、血迹等常识,带领青少年们学习侦破案件的思路,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科普馆内的禁毒体验墙,通过近距离观看“毒品”、体验禁毒VR眼镜,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科普馆中配备了管理人员1人,科普宣传员5人,负责科普e站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开展移动端传播、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工作。”高滩岩社区党委书记王红表示,科普馆内涵盖科学家精神、科学体验、科学实验、安全防范、健康生活五个大类八大板块内容,包含声光、电磁、力与机械、数学魅力等科普设备、实验箱、模型约40余件套。不仅极大培养了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是社区军地联动、校地联动进行科普交流的重要平台。
“知之”流动科普站为中心
除了在科普馆内举办活动,新桥街道高滩岩社区还成立了“知之”流动科普站,该科普站包含流动科普站和“知之”实验室两个部分,整合辖区单位、大学协会、社区科普志愿者等力量,深入居民群众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持续推动居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
依托流动科普站,社区积极联合区科协、陆军军医大学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开展大手牵小手科普研学活动。
活动中,陆军军医大学的黄玉晶教授和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走进陆军军医大学实验室,共同进行了自来水生产模拟小实验,整个活动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让小朋友们直观地了解怎样的水才是合格的自来水。
“就在7月份,街道还向8名科普基地专家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为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讲授科普知识、开展志愿服务。”高滩岩社区积极整合辖区单位、大学协会、社区科普志愿者等力量,将高校专家教授的健康“龙门阵”和流动科普站摆到群众“家门口”,持续推动居民科学素质提升。
科普大学为平台
“我们有时候也会来听讲座,这个科普大学的很多讲座挺有意思的,也让我们晓得很多知识,都是很专业的老师来给我们讲。”高滩岩社区居民杨群对社区的科普大学青睐有加。
高滩岩社区充分利用辖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警备区干休所、退休所“一校一院两所”和镇街科协“三长”等师资资源,聘请专家进社区,开设健康卫生、反诈防骗、趣味实验、书法绘画等特色课程、科普讲座、科技技能培训,走出一条军地共建、校地共建、地区互动的办学模式。目前,科普大学内有兼职教师12人,志愿者23人。
(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