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山海情  携手共助农 石柱荣获2025“年鲁渝消费协作典型案例”殊荣

2025-09-30 15:19:33

听新闻

9月29日,2025鲁渝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泉城广场举行。活动总结回了顾2025年鲁渝消费协作工作情况,交流了工作经验,公布了2025年度鲁渝消费协作典型案例,我县获得2025“年鲁渝消费协作典型案例”殊荣。

颁奖现场(商务委供图)

石柱是山东省淄博市的对口帮扶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商务委等部门具体指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打好“五大主动仗”、加快建设“四新一地”,大力发展以辣椒、黄连、莼菜为代表的“三色”产业,深入推进“渝货进山东”工作,2024年,完成鲁渝消费协作2198.69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9.93%。2025年以来,已完成鲁渝消费协作2006.5万元。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下称水火土公司)生产的莼菜产品正式在全市540家罗森便利店上架销售,并逐步拓展至国内外其它罗森门店,目前,已带动全县实现农特产品出口总额3476.25万元、增长300%,增速排全市第1位。

奖牌(商务委供图)

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完善消费帮扶体系

我县坚持把消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消费帮扶的石柱特产 ((商务委供图))

完善多元协作体系。调整充实消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年度目标与举措,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帮扶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印发《2025年石柱县消费帮扶重点工作清单》《2025年度鲁渝消费协作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创新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和“以购代捐”机制,引导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与淄博市等有关市县合作,持续扩大农特产品直采直销规模。

持续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市内外展销活动,对参与展示展销活动的企业继续给予展位费补助,进一步激发企业拓展市场的积极性。

立足特色、招引企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

依托我县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吸引龙头企业落地,推动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

莼小丝出口首发起运 

做靓“三色”产业。构建形成以辣椒、黄连、莼菜为代表的“三色”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三色”产业种植规模达到75万亩,其中黄连、辣椒、莼菜产业基地面积分别达7.2万亩、10.5万亩、1.4万亩,加工辣椒产量占全市的70%,黄连种植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的60%,莼菜种植规模和产量占全球的70%,荣获“2025年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招引“龙头”企业。立足“三色”产业优势和山东省的对口帮扶优势,成功吸引一批山东省优质龙头企业落地我县。特别是水火土公司自2018年从山东省引入我县以来,已发展成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莼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其生产的“莼小丝”胶原莼露入选中央接待办指定食品、市政府外事礼品目录,荣获“重庆好礼”金奖。2024年,我县与日本株式会社AS签订1亿美元的产品出口订单,其中莼菜产品订单为8000万美元,主要由该公司生产,今年上半年已完成销售300万元(预计下半年将完成6000万元订单任务),该企业带动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2650万元、增长530%。

熟地种连基地

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招引龙头企业落地,实现农特产品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进一步夯实消费帮扶的基础,群众增收“造血”能力明显提升。通过鲁渝消费帮扶,带动全县完成电商销售额35.1亿元。

拓展市场、擦亮品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内销外销联动、展会节会助推的立体营销体系,全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消费帮扶的石柱特产(商务委供图)

深化节会展销。组织100余家企业参加山东糖酒会、西洽会等重点展会,通过“展销+推介+直播”实现销售额200余万元,达成意向订单30余个、金额3000万元,成功签约智能阀门、电线电缆、风电开发等重点产业项目,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注重产品研发。针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新研发推出一系列即食品、调味料、预制菜等款新产品,增强农产品跨区域适应性和竞争力,累计开发以黄连、黄精为主要原材料的系列产品80余个,开发以莼菜为主要原材料的高附加值产品35个,开发以辣椒为主要原材料的精深加工产品200余个。

大力培育品牌。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174个、特质农品1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61个,“巴味渝珍”授权产品7个,推动小天鹅食品、金东东辣椒等企业产品进入全市消费品“爆品”培育库,有效增强我县特色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辣椒示范基地

拓展海外市场。大力实施外贸企业出海等行动,新培育辣椒、黄连、莼菜“三色”自营出口外贸企业5 家,成功推动石柱柑橘、葡萄等农产品出口越南、印尼,推动黄精面顺利出口新加坡,全县外贸市场拓展至22个国家。

丰富业态,利益共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政企携手,创新联农带农模式,推动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稳固、更加长效,有效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探索“消费+旅游”“消费+农业”“消费+文化”“消费+民宿”等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广大企业参与,有效聚合重庆硒旺华宝生物科技公司等82家本土企业参与消费帮扶,与山东淄博、重庆南岸、重庆綦江等企业形成结对关系,助推石柱农特产品走向市内外。重庆硒旺华宝生物科技公司作为石柱本地龙头企业,采取“产业发展+消费帮扶”方式,今年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600万元。

莼菜种植基地

加强利益共享。建立健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充分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务工服务、农产品直销等方式获得收入,让群众在产业发展、消费帮扶中实现利益共享。

提升收入水平。在产业发展和消费帮扶的“双轮”驱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在水火土公司的带动下,全县4100户农户参与莼菜种植,户均增收超1万元。2025年以来,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经营性收入达4204.35万元,10万元及以上的村有146个、占比64%;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9元、同比增长5.9%,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户全部“清零”。(记者 隆太良 文/图)

 

总监制:谭华英

总编辑:刘小平

副总编辑:刘榕

执行主编:张俊杰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石柱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冉沙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