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塘:50亩山葵管护忙

2025-05-09 11:28:46

听新闻

图片

 

立夏时节,走进龙塘乡双星村山葵种植基地,只见村民们半蹲在地里,左手抱着已经掐下来的花蕾,右手伸进山葵植株里,找准花蕾茎秆,随着“咔嚓”声响,一朵朵花蕾被掐断。

 

IMG_0358

村民在摘除山葵花蕾。记者 张 影 摄

 

基地负责人庹德杨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进行山葵的花蕾摘除,目的是为了让根部吸收更多的营养,长得更好更茂盛。

  2024年,庹德杨怀揣着对农业的情怀,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决定以“ 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山葵种植。“我以前是做玻璃门窗生意,现在政府也很支持我们回乡创业,我本身是农村人,对农业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希望能带动乡亲们一起增收。”

  说起山葵,喜欢吃海鲜的朋友都不陌生。山葵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调味食品,是食用生鱼片和生食海鲜的常用佐料,生长在高海拔的高寒山区,产量稀少,价格昂贵。双星村海拔1100米,独特的立体气候,给山葵生长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气候条件。

  “山葵的生长周期为一年半左右,期间可采收叶和杆2次,价格分别是1.5元和1元每斤;主根茎1次,10元一斤,一亩能有15000元的效益。”谈起山葵产业,庹德杨信心满满。

  “目前双星村山葵种植面积有50亩,前期村支两委人员以及我们的产业大户去云南,通过三次走访考察,最终选择这个产业。”双星村党支部书记严仕周说。

  记者了解到,山葵从栽种、管护到收获,每天能够带动10余人在基地务工。下一步,双星村还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陈明素是双星村村民,年纪大了,加上要照顾家庭等原因只能长期在家务农。村里开始发展山葵产业后,陈明素有时间便会到基地做零工。 

  “我自己现在还有能力,这儿离家也近,就来做点零工,每天能有120元的收入,还挺不错的。”陈明素笑着说。

  山葵具有喜阴、喜湿和喜透气、低温等生物特性,经济价值高,被誉为“绿色黄金”。据悉,我县已初步形成了山葵“种植、研发加工、市场营销+互联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山葵产业正在彭水大地蓬勃发展。

代佳兴

作   者:张   影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陈发伦

总编辑:冉显东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蛋花姑娘”助农直播带火“乡村味”

责任编辑:陈兴盛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