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山:盐丹古镇的“蝶变”

2025-03-24 10:13:17

听新闻

图片

 

郁山镇拥有五千年产盐史,曾是县、郡、州治所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遗存丰富,饮食文化独特,享有“渝东南第一历史文化名镇”美誉,是探索盐丹文化、体验古镇风情的重要目的地。盐丹文化作为郁山镇独特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很难想象,曾几何时,这里盐业衰落、古迹荒废,古镇一度陷入沉寂。近年来,郁山镇坚持打好盐丹文化“底牌”,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通过产业升级、盘活文化、生态治理的三重“蝶变”,重塑千年古镇的辉煌,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去年,郁山镇的红薯种植面积达到了32000亩,小小的红薯,竟成为郁山镇产业“破局”的关键。近年来,郁山镇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建成5条晶丝苕粉加工线,延长红薯加工产业链,并依托“院地企”合作模式,联合西南大学、三峡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培育出“济薯25”“商薯19”等52个新品种,使红薯单产大幅提升。同时,引进彭水县龙须晶丝苕粉有限公司打通平台拓展线上销售,产品远销海外。一碗碗“晶丝苕粉”在群众手中逐渐端牢。

  以辖区现存较为完整的飞水盐井、老郁井、新井等盐业遗址群为载体,通过现场观摩讲解、视频还原古代泼卤印灶制盐工艺等多种形式,推动千年盐丹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焕发盐丹文化活力。“我们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以守正创新理念传承郁山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利用LED显示屏、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讲述巴人始祖、巴清、李承乾、黄庭坚等众多与郁山镇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述传说中‘食尽江南珍馐味,始知郁镇有擀酥’的郁山擀酥和‘豆花没有豆、吃鸡不见鸡’的鸡豆花、三香等特色非遗美食的传承由来,让历史人物可亲可近。”郁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现代科技的加持和信息的广泛传播,有效促进盐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沉寂的盐丹文化已然苏醒,深厚悠久历史成为了“流量秘密”,让郁山的历史文化更有魅力,古镇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24年,郁山镇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43%,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30万元,旅游业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文化底牌”成为了“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郁山把文化传承发展与和美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民生改善、特色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整体联动、统筹推进,加强对遗址、老旧街区、老宅老屋的创意化设计和改造,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绿植花带布设、垃圾分类等工程,使人居环境持续优化,让古镇换了“新颜”。

  古老的郁山,年轻的郁山,正以蓬勃之姿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故事。这座千年古镇,正在用文化解码产业升级的方程式,为传统村镇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着郁山样本。在这里,每块盐砖都镌刻着创新密码,每粒红薯都孕育着振兴希望,每一次“蝶变”都在续写文明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双重传奇。

代佳兴

作   者:李运钊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马   倩

总编辑:冉显东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蛋花姑娘”助农直播带火“乡村味”

 

微信图片_20250224104218
责任编辑:陈兴盛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