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桐楼乡村民的别样新春“礼物”

2025-01-22 09:17:34

听新闻

图片

 

“幺儿,你看你笑得好乖哦!这么多年了,屋头终于有张全家福了。”1月20日,离春节还有几天,在桐楼乡细沙村6组一处院坝里,62岁的徐文学一家人围成一圈,细细地端详着手里的一幅全家合影,“拍得好、拍得好。今年过年,最好的礼物就是这张全家福了。”

  冬日的阳光下,一家人的笑脸如阳光般灿烂。

  不仅是徐文学一家,春节前,桐楼乡许多村民都将收到一幅用相框裱好的全家福。

  这些全家福从何而来?

一张等了12年的全家福

  “来,大家靠近一点。左边的对联低一点,对,很好。过年开不开心,开心了就要笑起来……”1月15日,细沙村5组,县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陵波正在为54岁的村民赵佰值一家拍摄全家福。

  尽管镜头里仅有6个人,却是四世同堂的一家人,84岁的曾祖父和1岁3个月的曾孙都在镜头里开心地笑着。

  “乡党委、政府在春节前给我们拍全家福,这个事情对我们家来说特别有意义。”赵佰值激动得甚至有些微微颤抖,“12年了哦,这是我们家第一次全家团圆。”

  为何赵佰值一家12年才迎来第一次全家团圆?

  原来,赵佰值30岁的长子赵秋江入伍12年,一个月前才刚刚退伍到家。“没想到走的第一家就遇到了这样感人的故事,这更说明了我们给村民拍摄全家福这个事情非常有必要。”桐楼乡党委书记张倩告诉记者,桐楼乡是彭水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许多村民常年在外务工,许多家庭几年都难得团圆一次,“今年,我们乡人大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议邀请县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在全乡范围内为大家拍摄全家福,留存家的记忆,感受乡的变化,让年味更浓、亲情愈暖。”

  拍完赵佰值一家,正在收拾器材的刘陵波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娃娃的妈妈呢,怎么少了一个人?”

  原来,赵秋江的爱人林娜在彭水县人民医院工作,当天因工作需要无法赶回拍摄全家福。

  “保家卫国、救死扶伤,你们家为大家做贡献,12年来第一次团圆,全家福怎么能少一个人。”桐楼乡乡长向阳立即决定,“等娃娃妈妈回来了,我们再来补拍。好久回来,我们就好久来补拍,一定不能留遗憾。”

一张新婚家庭的全家福

  在桐楼乡普子村3组,50岁的村民赵昌恩家中,县摄影家协会主席周玖林眉头紧锁,似乎遇到了棘手的问题。

  “要不人站到前面的坝子这里,这样背景能干净一些。”周玖林身旁,县摄影家协会另一名副主席张琳建议着。

  “不行,放到前面坝子,离房子太远了,全家福还是要以房子为背景。更何况今天人家屋头办喜事,新媳妇第一次进家门,这张全家福很重要。”看着眼前热热闹闹的喜宴,周玖林努力想着办法,“要把喜庆的感觉拍出来,背景又不能乱,还要避开喜宴上临时搭建的遮雨棚。”

  “小赵是我们老生产队的第一名大学生,在广东开公司还找了广东媳妇,可要拍好一点哦。”周玖林和张琳正商量之际,参加喜宴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赵昌恩儿子赵黔川和儿媳妇陈美君的情况。

  原来,赵黔川大学毕业后就在广东创立了一家物流公司,并与陈美君相识相恋并成婚,如今两人的孩子也已出生三个多月。

  不过,在此之前,陈美君从未回过彭水。

  “今年过年新媳妇第一次进家门,我们就挑了个好日子,热热闹闹把他们喜事办了。”乡里来给村民拍摄全家福,赵昌恩很赞同,“这么个好日子拍全家福,给我们留一份纪念,这个事情非常好。”

  然而,现场热闹的氛围、来来往往的人群都给摄影师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最终,周玖林和张琳商量后决定将拍摄地点放在房屋的侧面,以喜宴和房屋侧面为背景,后期再将背景虚化处理,重点突出赵昌恩一家人。

  “来,大家看镜头,笑容多一点、喜庆一点……”一张张笑脸,在周玖林和张琳的快门声中定格,也定格着每一家人幸福的生活。

一张过上好日子的全家福

  常年背井离乡的村民徐文举一家,对“幸福的生活”有着更深的感触。

  “我们在新疆承包土地种棉花,一年到头不着家。”5年前,徐文举在家乡细沙村6组老屋地基上盖了新房,“5年算下来在屋头的时间不到50天。出门在外,会对全家团圆有更深的期盼,也更渴望有一张全家福。”

  因此,1月15日午后,当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洪卫带着摄影器材来到徐文举家中时,一家七口人全部到齐且已等候多时。

QQ20250122-092709.png

摄影师为桐楼乡的村民拍摄全家福。廖唯 摄

  拍照时,徐文举和老伴抱着两个孙子坐在前排,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站在后排。两个儿子还特意举着乡党委、政府送来的春联。

  “春风及第如意家,瑞气临门吉祥宅。”看着摄影师相机里的照片,徐文举轻声念着春联的内容,“好、好、好!我们老徐家祖祖辈辈,第一次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哦。”

  徐文举邻居徐文学一家也过上了好日子。

  当李洪卫来到徐文学家中时,徐文学儿子徐小东和爱人张茂愉正忙着整理刚刚收购的中药材黄精。

  2024年9月,原本在广东做电商的徐小东两口子为了照顾年纪渐长的父母,回到了村里,“也做电商,主要是服饰。我们在村里下单,广东仓库发货。”

  回村后不久,徐小东发现村里盛产中药材黄精且市场需求量大,于是开始收购黄精并以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黄精。

  “粗略算了下,去年大概挣了10来万元,今年希望能更进一步。”几年下来,徐小东两口子靠着自己的勤劳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为父母在家乡重建了三层的小洋楼。

  “看镜头,莫看别处。一二三,好!再来一张……”摄影师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下一张张笑脸,让幸福和温暖在一张张全家福中传递……


代佳兴

作   者:廖  唯

编   辑:聂绍杨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马   倩

总编辑:冉显东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蛋花姑娘”助农直播带火“乡村味”

责任编辑:聂绍杨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