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同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虎杖4000余亩,从9月起,首批虎杖迎来采挖期。
九月的大同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虎杖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开挖虎杖。在挖掘机的帮助下,成熟的金黄色虎杖根茎破土而出,没一会儿功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工人们忙着将虎杖装袋、运输,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忙碌景象。在位于马驴村五组的虎杖加工厂内,另一批工人正忙碌地分拣、清理着刚刚采收的虎杖根茎;加工厂内一角,完成切片烘烤后的虎杖按照不同等级分堆放,等待着销售。
现场负责人刘攀告诉记者,虎杖根据品质和成片大小分为多个等级,价格也随之不同,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最好的精品要求质量最高,每吨可以卖到1.3万元左右;普通货品价格稍低,切成斜片的虎杖每吨约8000元左右。”
据了解,大同镇自2020年开始引进中药材种植企业,依托当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植药材虎杖。截至目前,全镇虎杖种植规模已达4000余亩。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首批种植的虎杖进入采收期。
刘攀介绍说,“因为种植面积大,虎杖的采挖期提前了2个多月。今年是第一年采收,目前的用工量大概每天十人左右。等到冬腊月虎杖停止生长后,将进入大批量采收期,那时的用工量每天应该在四五十人。”
虎杖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同镇通过发展虎杖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还为当地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随着虎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在这里干活,离家近,活也不重,每天的工资在120元/天,我们都愿意来。”现场干活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劲。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大同镇通过不断探索发展,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致富路,让百姓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唱响了新时代农民的“致富曲”。
来 源:彭水日报
作 者:冉 立 廖凯易
编 辑:冉立
责 编: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