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0月1日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将在全国铁路系统全面推行电子发票,正式告别纸质报销凭证时代。铁路部门在推行电子发票的同时,仍保留“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以便旅客掌握乘车信息。这一重大变化标志着铁路客运票务管理正式迈入全面数字化新阶段。
该政策旨在通过发票电子化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运营管理。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铁路部门设置了从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的过渡期,期间纸质报销凭证与电子发票将并行使用。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全面停用纸质报销凭证。
旅客自乘车之日起180天内,可通过铁路12306 App、车站窗口或自助售取票机等多种渠道,申请开具电子发票。针对老年人等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旅客,铁路部门特别提供“扫码开票单”服务,可由家人或工作人员协助代办开具,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便利。若出现发票信息填写错误、企业信息变更等情况,在电子发票开具的180天时限内,最多可申请3次换开。电子发票的推广预计将大幅减少纸质票证的使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学生、研学等团体票不支持乘车人个人开具,需由购票人按规定流程统一办理。同时,未通过铁路客票系统购买的非实名制车票、应急纸质车票,以及跨境旅客运输车票,仍将沿用现行的铁路报销凭证政策,不适用此次电子发票新规。
温馨提示:近期需要报销的旅客请留意开票时间,及时在乘车后180日内申请电子发票,避免错过办理期限。
来 源:彭水日报
作 者:冉立
编 辑:冉立
责 编:廖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