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杨柳枝志愿服务队到黄家镇香楠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送医上门”志愿服务活动。
杨柳枝志愿服务队来自重医第一临床学院,2010年就读大二的黄霞组建起的第一支医学生支教志愿者队伍,怀揣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公益的热忱,将知识的微光播撒进香楠村,累计服务近150名留守儿童,用陪伴与教导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亮色。如今,当年的支教活动发起人黄霞已成长为一名副主任医师,对家乡的牵挂从未褪色,今年携手重医第一临床学院老师姚露,带领5名医学生志愿者再度来到香楠村,开展“送医上门”志愿服务活动,为这里的老人们送上健康与关怀。
黄霞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老人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平均寿命大幅提高,但苦于认知受限、躯体功能退化、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仍让不少老人陷入“小病硬扛、大病拖延”的困境。察觉这一需求后,今年重医志愿者的使命从“支教”转变为“送医上门”。
在香楠村,经过系统培训后的医学生志愿者们,穿梭于田间地头、走进村民家中, 对7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健康调研,从视听觉、运动、情绪、认知、营养五个维度,进行内在能力初步评估,耐心解读体检报告、核对口服药单,有针对性地普及慢病管理知识、宣传医保政策。
姚露说:“我们要培养有温度的医者,这次活动对医学生而言,是一堂远超课本的‘实践课’,看到老人面对疾病的无助,学生才会明白身上的责任重大,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让医学生触摸到真实的生命故事,教科书上的“医者仁心”不再是文字,而是能感受到的温度。
老人们需要的不仅只是治病,更需要倾听与理解。医者不仅要会治病,更要有共情心,像待长辈般待患者。黄霞说:“我从香楠走出,深知家乡老人曾受病痛困扰。如今带学弟学妹回村支医,既是反哺,也是传承, 也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学弟学妹,田埂间的实践比课本更鲜活。”
来 源:彭水日报
作 者:李绍标
编 辑:张影
责 编: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