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养山间禽 妙绘振兴图 三义乡五丰村养鸡产业的创新蝶变之路

2025-05-14 14:54:53

听新闻

图片

 

在三义乡五丰村,当地一位独具创新思维的养鸡户——周卫兵,他打破常规,以独特的“鸡兔同笼”综合养殖思维、“鸡保姆”服务模式以及“借鸡生蛋”的营销理念为传统养鸡业赋予了全新活力,推动了养殖从传统到高效益、现代化的华丽转身。

 

微信图片_20250512100756

周卫兵在查看饲料。记者 蔡 秀 摄

 

如今,周卫兵的养鸡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00万元大关,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同时,借助互联网数字经济进一步盘活各类资源,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养鸡场,为产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一场传统养殖业的华丽蜕变正悄然上演。

 

  古题新用

  “鸡兔同笼”解锁养殖密码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道源自《孙子算经》的“鸡兔同笼”问题,在周卫兵的巧思下,摇身一变成为破解养殖难题的得力工具。在养殖实践中,周卫兵敏锐捕捉到鸡和兔截然不同的作息习性——鸡善昼行夜息,兔则昼伏夜出。他大胆地将这一特性融入到养殖管理中,合理规划鸡兔的养殖空间与活动时段。

  “晚上兔子就是养殖场的‘保安’,山间野物不敢靠近”。谈及这巧妙运用古人智慧的创新之举,周卫兵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笑着介绍,鸡在夜间视觉和听觉都“闭关”了,给了黄鼠狼等野物的可乘之机。但兔子夜间十分警觉,一旦有野物闯入,便会奋起反抗,发出阵阵声响,以示威慑。更妙的是,鸡与兔子的粪便可以相互消解,减少病菌的产生。

  “以前最怕晚上有黄鼠狼来偷鸡,现在损失明显减少了,我这心里也踏实多了。”周卫兵说,这种基于生物习性的巧妙安排,不仅为养殖场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使养殖风险大幅降低,更实现了土地、空间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养殖环节都发挥出最大效益,为养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模式创新

  “鸡保姆”打造高效产业链

 

  在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关键。周卫兵凭借着多年的实践摸索与大胆创新,给出了独具特色的答案——“鸡保姆”服务模式。

  在他的养殖场里,三只母鸡组成“育儿小分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孵化前期三只母鸡化身“专职保姆”,共同守护着45个新生命的诞生。待小鸡破壳而出,这个“育儿小分队”的分工再次展现出其精妙之处,其中一只“鸡保姆”化身为贴心的“育儿导师”,带着45只小鸡在养殖场内蹒跚学步、觅食嬉戏,而另外两只“鸡保姆”则无需为育雏事务操心,它们迅速回归“本职岗位”,或继续产蛋,或投身下一批鸡蛋的孵化任务中。

  这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鸡保姆”服务模式,是周卫兵对传统养殖方式的一次大胆革新,它打破了以往养殖过程中“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了养鸡环节的专业化与精细化。通过合理调配母鸡的“工作任务”,充分挖掘每只母鸡的生产潜能,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提高了养殖效率,重塑了养殖产业链。

 

  共享共赢

  “借鸡生蛋”开启智慧农业新篇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周卫兵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积极谋划未来,将目光投向了共享经济领域,提出了“借鸡生蛋”的创新理念,致力于打造数字养鸡场。

  周卫兵表示,接下来将推出“认养一只鸡,月月收鸡蛋”项目,这一项目能巧妙地把消费者与养殖场紧密连接起来。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轻轻一点,支付认养鸡的饲料费用,便能成为认养鸡的“云端主人”。借助安装在养殖场的智能摄像头,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观看鸡群的养殖状况,而且在认养期间,消费者还能定期收到认养鸡产出的新鲜鸡蛋。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更是一种对健康、绿色食品的追求与保障,他们能够放心地品尝到来自深山的鸡蛋,同时也能感受“云”养鸡的乐趣。而对周卫兵而言,这一项目将实现养鸡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为其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后,我要带着村民们一起,把咱们村的产业做大做强,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五丰村的产业村长,周卫兵以智慧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的精彩篇章,他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宏伟的愿景,立志要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相信在未来,三义乡五丰村的养鸡产业将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彭水乃至重庆的一张亮丽名片。

代佳兴

作   者:黄智宇   蔡   秀   唐浩欣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杨元忠

总编辑:冉显东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蛋花姑娘”助农直播带火“乡村味”

责任编辑:陈兴盛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