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晨光微熹,芦塘乡星光村紫杉民宿的庭院里,村民冉均宇正哼着小曲擦拭客房的落地窗,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笑盈盈的脸上。谁能想到,曾经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他,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月入三四千元。这一切改变,都源于芦塘乡探索出的“村集体+企业+农户”创新合作模式。
冉均宇正在整理房间。记者 李光泽 摄
时光回溯到2023年5月,在村集体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下,紫杉民宿破土动工。经过精心规划与建设,一栋漂亮的民宿拔地而起,客房温馨舒适,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参与民宿建设运营,这种“沉睡资源变资产”的方式,让闲置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进民宿的后厨,村民吴小蓉正麻利地切着新鲜的蔬菜,准备为游客烹饪地道的农家菜。“以前只能在地里‘刨食’,现在每个月固定有3000元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老小。” 吴小蓉感慨道。像她和冉均宇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民宿开业后,从客房服务到餐饮烹饪,从庭院维护到前台接待,众多岗位优先向当地村民开放,让大家在家门口端稳了“就业碗”。
在民宿的农产品展销区,摆满了当地农户种植的绿色蔬菜、手工腌制的咸菜、自家产的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游客不仅能在这里享受田园风光,还能把芦塘乡的‘土味’带回家。” 冉均宇说。
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周超介绍,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获取分红,村民们不仅有了务工收入,自家农产品也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收入实现了 “双增长”。
“我们在合作中明确了各方权责,企业负责民宿的运营管理,村集体监督项目推进,保障村民利益。” 周超说,正是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让民宿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并持续发展。如今,紫杉民宿已经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每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
接下来,芦塘乡在乡村振兴上有更长远的规划。周超表示:“我们将以紫杉民宿为起点,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开发乡村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打造更多具有乡村特色的产业,让农旅融合的道路越走越宽。”
从土地入股到产业发展,从村民就业到农产品销售,芦塘乡“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创新模式,不仅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更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更多乡村探索发展之路提供了生动样本。
作 者:李光泽 王玉梅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陈发伦
总编辑:冉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