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诸佛乡青灵村的一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里看到,10几名村民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栽种中药材麦冬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栽了中药材麦冬,接着就种玉米。”返乡创业种植大户闵江标说,前期他在复兴村试种15亩成功后,今年将规模扩大到50亩。
今年来,诸佛乡坚持高标准农田既要建好,又要管好用好的原则,创新种植模式,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推行“粮药套种”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实地调研,实施“高秆作物+矮秆药材”的立体套种模式,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保障粮食产量,麦冬、南瓜为经济作物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土地的立体式、多元化利用。
“我们把高标准农田改造后,还要负责做好‘后半篇文章’,按照乡里的发展思路,‘试点先行、逐步推广’,采用‘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的合作模式,通过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套种,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江苏弘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经理叶远刚介绍,同时也在复兴村推行200亩“玉米+南瓜”种植模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提升经济效益。
闵江标介绍,麦冬的生长周期在1年左右,市场需求大,主要是销往绵阳的中药材市场,效益可观,套种的玉米也是一笔收入,实现一地双收。同时,也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平时空闲时间就在中药材基地负责栽苗、管护、采收,工钱90元一天,不用出远门,挣钱顾家两不误,还是非常满意。”青灵村4组村民张华勤说道。
诸佛乡党委书记夏旭表示,下一步,诸佛乡将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继续探索更多耕地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作 者:廖 唯 王晓琪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杨元忠
总编辑:冉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