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楼乡细沙村:一根丝瓜串起富民产业

2025-04-27 14:51:55

听新闻

图片

 

4月17日,在位于桐楼乡细沙村的彭水睦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丝瓜络种植基地,20多名工人正抢抓雨后墒情移栽丝瓜苗,为新一年的丝瓜络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村民正在移栽丝瓜幼苗。记者 李运钊 摄影

村民正在移栽丝瓜苗。记者 李运钊 摄

 

“我们5天左右就能完成全部移栽,去年每亩丝瓜络产量有8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40多元,农户亩均增收3000多元。”基地负责人、细沙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妮丽指着连片的田垄介绍道,作为全县丝瓜的主要种植地,今年,桐楼乡在细沙、普子两个村发展了400多亩丝瓜。这根看似普通的丝瓜,正在当地演绎着一场从传统作物到富民产业的精彩蜕变。

  从美容刷到洗碗布,从茶杯垫到保健药材,也许,你很难想象,一根其貌不扬的丝瓜竟会有如此多神奇的用处。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桐楼乡的丝瓜络产业已初步形成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走进基地的丝瓜络晾晒区,1米多长的丝瓜密布厚实的瓜络,与食用丝瓜截然不同,这种特殊品种的纤维结构更适用于工业加工。目前全乡已建成细沙村和普子村两片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散户形成“基地+农户”模式。“我们加工厂会针对我们两片标准化的丝瓜种植基地及农户来进行销售。”张妮丽介绍道,去年下半年启动加工以来,已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万余元,日产能达千余件,目前库存2万余件待售。

  在基地的加工车间,丝瓜络经过压片、切割、打磨、缝制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了厨房清洁用品、沐浴保健用品、保健鞋垫等产品。“目前,我们已经注册‘阿依络’商标,产品将通过商超、酒店、电商及景区文创渠道进行销售。”桐楼乡党委副书记何兰柳表示,通过“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桐楼乡丝瓜络产业可带动全乡400余户农户就业。

  除日用产品外,部分精品丝瓜络将加工成文创产品,融入苗绣等民族元素,提升附加值。目前,“阿依络”系列产品已进入景区特产店试销,网络平台搭建同步推进,未来还将开发宠物玩具等创新品类。

  从雨后抢种的秧苗到晾晒场的原料,从车间的半成品到商超的货架,桐楼乡用一根丝瓜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完整产业链。这条“绿色生产线”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让村民在家门口捧上了“生态饭碗”,一条其貌不扬的“土疙瘩”成为了村民们爱不释手的“金疙瘩”。

代佳兴

作   者:李运钊  赵应波  沈洪晨

编   辑:陈兴盛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马   倩

总编辑:冉显东

乡村振兴 · 彭水在行动 | “蛋花姑娘”助农直播带火“乡村味”

责任编辑:陈兴盛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