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空要效益 以开放激活力 用数字赋新能 渝中区深耕精耕“三个空间” 打造现代化城市融合发展新范例

重庆渝中

2025-09-02 23:50:02

听新闻
学习贯彻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2

渝中融媒体中心-重庆渝中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侃)9月2日,渝中区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召开,明确提出:坚持深耕精耕渝中抓发展、跳出渝中抓发展,统筹抓好“三个空间”(本地“第一空间”、开放“第二空间”、数智“第三空间”),重塑区域竞争格局。

在这一战略指引下,渝中区正以空间重构推动资源重组、以模式创新引领能级跃升,持续探索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从楼宇经济提质到开放能级提升,从消费生态扩容到数字赋能转型,一系列务实举措逐步落地,一幅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图景正在渝中区缓缓铺开。

深耕精耕本地“第一空间”:“立起来的园区”向高空要效益

渝中区楼宇经济体量大、综合贡献率高,近年来,渝中区立足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定位,结合商业、商务楼宇资源富集的实际,推动区域集中、创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要素集成,助力全区走好向高空要效益的立体发展之路。

渝中区全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拓展出更多发展可能、释放发展潜力?渝中区在全市率先由“大干快上”增量时代向“精耕细作”存量时代迈进,因地制宜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连续3年位列“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标杆城区30强”。

楼宇“年龄大”“形态散”,如何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楼宇“英雄队伍”怎样建立?对此,渝中区将目光转向最需要楼宇的产业,将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现代服务业调结构、促转型、提质效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栋楼宇就是一个园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思路,持续深化“楼均论英雄”改革,通过不断提升楼均产出效益促进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一个个“立起来的园区”,“伸手”向高空要效益。

此外,渝中区建立了涵盖楼宇业态、产出、综合质效为一体的“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对辖区内商务商业楼宇进行分档评级;进一步迭代升级“楼均论英雄”指标体系,提升商务楼宇、商业楼宇、专业市场三类楼宇载体要素贡献度;将党建引领纳入“楼均论英雄”评价体系,推动管委会、街道打造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商代表+楼小二”企业服务平台。在渝中区,楼宇经济发展矩阵稳步成型、发展动能不断壮大,加速向“楼宇经济3.0”时代迈进。

在加快升级打造“楼宇经济3.0”的同时,渝中区还以“四首经济”为支点,做强区域首店、行业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发,构建中西部消费升级的新格局。

这里不仅是国际知名品牌的集聚地,也是高能级首牌首店构建的“消费引力场”——每3家入驻重庆的首店就有1家在此落地,以全市首店数量1/3的高占比,铸就重庆“四首经济”的“黄金轴心”。

近年来,渝中通过“四首经济”多赛道协同发力构建全业态消费生态,在聚焦品质生活、追逐个性潮流、优化社交体验等方面多维发力,精准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场景扩容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四首经济”的全业态布局让渝中构建起多维度消费生态圈,既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式消费的升级需求,又通过产业集聚与场景创新实现消费供给的扩容提质,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核心动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生态示范样板。

优化提升开放“第二空间”:“重庆客厅”聚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激活力。毋庸置疑,改革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重庆办事处”在渝中揭牌,助力企业和资源“双向奔赴”,为渝中乃至重庆企业走出去开展与东盟、中东各国合作注入强劲动力。5月,中国—东盟法律服务中心在渝中揭牌,致力于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规则对接、服务协同、人才联动的新机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这些合作平台的落地,不仅强化了渝中区“走出去”的桥梁纽带,也为制度型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渝中区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持续优化跨境合作与对外开放的软环境。

在一体推进自贸、中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面,渝中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作用,在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涉外法律服务、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积极探索;率先打造全市唯一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可受理外卡商户超7000家;建设中新(重庆)国际金融数据港,打造中新国际金融产业园,重庆来福士集聚中新金融及金融科技企业10家以上……

作为重庆母城、都市极核、品质半岛、首善之区,近年来,渝中区紧紧围绕重庆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定位,立足现代服务业发达优势,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政策叠加优势,大力推进开放型经济新发展,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聚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渝中区是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以重庆万分之二点八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5.4%的GDP……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渝中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凝心聚力、集中攻坚,持续打造“全市前列、全国影响力和渝中辨识度”的改革开放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重庆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庆客厅”,渝中区正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以“愈改愈勇”的姿态,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续写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新篇章。

巩固拓展数智“第三空间”:以“数”为笔 “智”绘城市发展新图景

上半年全区软信产业(含互联网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45家规上软信企业(含互联网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速25.1%;“渝中—哈密(伊吾)算力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渝中区数智经济人才会客厅启用……

今年以来,渝中区持续推动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提质发展,用数字为美好生活添彩,用创新为城市发展赋能。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支撑,算力在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赋能作用日渐凸显,成为决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眼下,渝中区正加速“算”出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支持开展卫星数据传输等卫星软件技术研发,强化区块链、5G/6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突破,塑造“工业互联网+5G”典型应用模式和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创新能级。

在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方面,渝中区聚力攻坚、唯实争先,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进步、整体跃升,全力当好数字重庆建设的谋划者、行动派、实干家,打造出具有渝中辨识度的标志性数字化成果,以标志性成果赋能赋智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渝中区聚焦重点、突出实战,全力推动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完成私有云迁移攻坚,非涉密数字化应用上云率保持100%;部署视联网点位50个,筑牢“一网两线”安全网络底座;探索打造“渝中区数字机关运行平台”,于全市率先推动DeepSeek模型版在区政府网站部署,首批AI“数字员工”特色智能体上线;持续完善“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五级纵向贯通治理体系。

记者手记

 

23.24平方公里,是空间的边界,却从未成为发展的边界。

从“楼均论英雄”的改革深挖,到“四首经济”的消费引力场构建;从多个国际合作平台落地渝中,到AI“数字员工”的率先上线——渝中区以一种“愈改愈勇”的姿态,诠释着何为“精耕”与“跳出”的辩证法。它既脚踏实地,深耕精耕每一寸土地的价值,又目光向外,以开放和数字打开新的增长维度。

渝中区的实践印证:空间边界从来不是发展的“天花板”,敢闯敢试的改革基因、向新求变的创新思维,才是打开发展新格局的密钥。这座正在“立体生长”的母城,正用实践证明——有限的物理空间,永远框不住无限的创新可能。

责任编辑:重庆渝中管理员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