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重庆考察。22日下午,他来到九龙坡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在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听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情况介绍后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要把造福人民作为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从中国朝代更迭可看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实为至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从历史上大家所熟悉的一些史实中可镜鉴“民生为大”之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创帝制、实行郡县制,奠定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之后,由于连年征战,国家需要喘息,人民需要休息,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需要一段时间休养才能恢复元气。然而,他却一鼓作气,又启动了许多劳民伤财的重大工程,筑长城、修驰道、建陵墓、建宫殿,同时,秦朝的严刑峻法导致“天下苦秦久矣”!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终于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于公元前209年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即大泽乡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统治根基,2年后,仅立国14年的秦朝灭亡。
后来统治者吸取秦亡国教训,以民生为大,于是有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雍乾盛世。中国共产党从中汲取智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要以民为本,强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民主村社区能从一个“老破小”的老旧小区蝶变为网红“打卡地”,就是党和政府践行宗旨,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守住人心的有力见证。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委、人大、政府一样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政协成立70多年来,围绕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是宏观层面上践行民生为大的重要行动。人民政协同时也关注百姓身边小事,近年来各地政协积极探索建立各类基层商量平台,深入到基层开展形式多样为民服务活动,即是微观层面践行民生为大的具体举措。
涪陵政协作为基层政协,也顺势而为,创新搭建了“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基层协商平台,围绕一些“做得了、做得好、能复制、能推广”的切口小、关联广的民生议题,组织区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协商活动,助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比如,义和街道庄子村28户村民于2018年上交了天燃气安装费却迟迟未能安装,2022年依托 “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平台,区政协副主席曾庆明在5月-7月邀请区政协委员以及区公安局、涪陵燃气公司、义和街道等单位负责人召开了5次协商会议,共商解决之道,当年 10月底解决了这个久拖未决的问题,28户村民自发手写了一封感谢信并集体签名寄送给曾主席。在这个手写信件极度稀缺的年代,百姓们此种行为,就是政协践行民生为大的最好注脚。
再比如,在老旧小区整治协商中提炼总结形成了“三化(法治化、市场化、智能化)三自(自建、自管、自享)促三变(闲置资源变活、各方情绪变顺、基层组织能力变强)”的政协方案—“三化”即在法治化前提下,以市场化方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众筹等方式筹资对老旧小区进行整治的同时开发利用闲置资源,打通消防通道、改扩建停车场、改造提升小区基础设施等,改造整治后使用道闸、门禁系统等自动管理进出车辆、出入人员,实现智能化管理;“三自”即小区改造整治以及后期管理维护过程中,居民全程参与,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充分激发了内生动力,也享受到改造整治红利,做到了自建、自管、自享;通过“三化”“三自”,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干部群众法治思维、市场意识、工作能力提升,多次沟通协调过程化解了矛盾、消除了隔阂,各方情绪也由对抗到和谐,基层组织的战斗能力得到增强,产生了“三变”的良好效果。涪陵崇义街道移民小区2号院就是这套方案的受益者,该小区建于2000年,有居民住宅楼4栋9单元,常住人口394户、1128人。由于小区修建时间久,很多配套设施不健全,车辆长期乱停乱放还占用消防通道,居民杨秀碧父亲96岁,瘫痪在床多年,每次发病后救护车来接送,都要小区内挨家挨户挪车位,小区居民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较差。2023年,借助“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平台,邀请市区政协委员、有关职能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居民代表多次开展协商,并复制“三化三自促三变”方案,通过三峡后扶资金及居民众筹资金进行改造整治,已拓宽消防通道3235平米,增添了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设备,消防通道得以打通;将闲置破损花台、卫生死角等改造为停车位,新增近100个停车位,集中安装电动车充电设备10组,建设了小区车辆道闸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彻底根治;增植补绿1100平方米,清理空中管线,添置标准化垃圾分类亭,修建无障碍设施,加装电梯3部,小区环境变靓变美。如今“三化三自促三变”方案已复制推广到全区30余个老旧小区,节省政府投资4000余万元,新增停车位1690余个。这些整治后的小区也像民主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区政协以民生为大,通过“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平台助推民生问题不止于此,马鞍、龙潭等乡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崇义街道增设百花路路灯和人行道、荔枝街道宏声大道望州关段增设公交站点、江北街道二渡村盘活利用15户闲置农房、江东街道群沱子社区鸡爪坪小区安装健身器材、珍溪镇整治山坪塘24口……一桩桩群众挂心的身边事通过这个平台助推解决。截止2023年,“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协商120余场次,助推解决民生问题100余件,“小协商”助推了“大民生”,彰显了大作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民生系着民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政协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和“渝事好商量·涪务面对面”的协商实践启示我们,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搭建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引导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优势履职为民,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着力纾解民忧民困,把群众所“盼”与党委政府所“干”紧紧相连,民生为大就会从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变成可知可感、暖心惠民的要事实事,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会在这些要事实事中不断攀升,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也将会越走越宽阔。
民生为大,何以可能?有了这些,所以可能!
文/张霞(区政协)
编辑 彭凯
责编 方玉莲 孙洁
终审 杨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