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融媒体中心-爱璧山客户端 杨勇
感恩情怀天下知,又是一年祭祖时。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在璧山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送一束鲜花祭奠故人,植一株绿树寄托哀思,写一篇感想缅怀先烈,成为这个清明节的新风尚,清明更“清明”的新风吹拂璧山大地。
清明时节,煦风微送。后辈们在清明时节祭奠故人、寄托哀思,是对祖先和先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以前每到清明祭扫时节,人们往往上坟烧纸、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但随着社会的繁荣,时代的进步,各种节俗文化也在传承中拓展创新,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清明节中的祭扫活动在许多地方已移风易俗,焚纸放炮也逐渐被其他文明方式代替。比如,这个清明节,区委宣传部推出鲜花换纸钱、网络祭扫、小学生写一篇感想缅怀先烈等活动,让文明祭扫成为人们表达哀思的新风尚。
清明节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节日,有着两千多年文化传承的清明节,体现了传统风俗和民族习惯,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一方面,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节气与节日的有机融合,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先人的寓意,还有踏青愉悦身心的意蕴。另一方面,清明节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家庭人伦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对于抒发人们的道德情怀意义非凡。
因此,营造清明节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清明节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一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活动,大力倡导文明祭祀,坚持文明节俭和健康向上的格调,促使人们回归自然朴素的节日祭奠,让文明祭祀成为一股清流,是对优秀传统节日清明节最好的诠释和传承。
(曾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