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报 璧山报社新媒部
大红灯笼高高挂,浓浓年味正当时。新春佳节,全区上下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如今,我区不少市民采取提供志愿服务、摒弃铺张浪费、坚持禁燃禁放、选择文明祭祀等方式,文明健康过新年。
热心志愿服务让节日更暖
春节假期,无论是各交通枢纽站,还是公园、广场,总能看到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已经成为春节出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假日里的别样风景。
2月5日,记者来到枫香湖儿童公园,在人流中,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小心!小朋友们请按秩序上去,注意安全。”球塔区内,志愿者赵焱芸正在现场维持着秩序。交谈中,记者得知,赵焱芸是大路中学的高一学生,自放假以来,每天早上9点半都会到儿童公园为游客服务。“以这样的方式过年,感觉很有意义。”赵焱芸说。
在区客货运输中心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正在为乘客取票、提行李、倒开水。
“虽然早出晚归有点辛苦,但是心里觉得很快乐。”志愿者刘金枘说。
春节期间,还有很多志愿者放弃休息和与家人团圆的时间,活跃在璧山各个公园和车站,为市民义务提供服务,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节日氛围。
摒弃铺张浪费让亲情更浓
除夕这天,备年货、吃年夜饭、看春晚是多年来中国家家户户必须完成的“三部曲”,但今年对金科中央公园城的苏世碧老人来说却有些不同。
“今年我家的过年清单‘瘦身’了,没有置办过多的年货,也不打算请亲戚朋友到酒店吃年夜饭,不给孩子超过100元的压岁钱,大概算一下,光这三项至少能节省四五千元的花销。”
2月4日,苏世碧通知自己的晚辈们到家中吃年夜饭,一锅羊肉汤锅,几个家常小菜,一瓶小酒,大家围坐一桌,谈天说地,互诉趣事,其乐融融。
“这样的年夜饭吃得舒服也很温馨,真是简单又减负了。”儿子朱堂举笑着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每天都像是在过节一样,但真正的年味讲究的是一份心意,而不是一桌大鱼大肉,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坚持禁燃禁放让环境更好
“今年禁放烟花爆竹后,春节变得格外安静。”2月6日,家住潮恩阳光小区的市民高国军告诉记者。
“我是非常支持禁放烟花爆竹的,以往大年三十和初一,大家都赶在一个时间点上集中燃放,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让家里的老人小孩无法好好休息。”高国军说,春节放鞭炮虽然是传统习俗,但是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危害却很大,今年没有了扰人的鞭炮声,大街上垃圾少了,空气更清新了,同时也降低了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隐患。
禁放烟花爆竹更是得到了环卫工人们的点赞。“往年过春节都是我们最忙最累的时候,集中燃放点的爆竹残渣都要扫2个小时,遇到下雨天打扫起来难度更大,时间也更长,今年不仅我们的工作量减轻了,城市的环境也要好很多。”环卫工人刘兰英说。
选择文明祭祀让污染更少
“用放鞭炮、焚烧纸钱等形式来祭祀,确实十分污染环境。”2月5日,健龙镇寨子村村民何兴民一家,带着鲜花来到坟前祭祀先人。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放鞭炮、焚烧纸钱的情况少了,很多市民选择了鲜花、绿植进行祭祀,无论是墓区还是集中祭祀点,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文明祭祀之风。
据悉,为应对春节祭祀高峰,我区大力倡导鲜花祭祀、网上祭祀、书信祭祀等低碳、文明祭祀方式,引导广大市民摒弃随处焚烧纸钱的习惯,自觉前往设置的集中祭祀点进行祭祀,取得了良好成效。
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提倡文明绿色、生态低碳的祭祀方式,用精神传承代替传统实物祭祀,有利于减少污染,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美丽的城市环境,文明祭祀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响应。(璧山报记者综合)